本报讯(记者 徐松 通讯员 张海鹰 文/图)7月24日,郸城县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薛帮广带领专家团队,利用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为一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了治疗(如图)。据悉,这是该院开展的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手术,且取得圆满成功。
患者于某,半年前出现心慌症状,呈阵发性,每次持续约1小时,可自行缓解。于某辗转多地医院就诊治疗,疗效不佳。后因心慌再发,于某到郸城县中心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详细询问于某病史,做严格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在与于某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后,于7月24日为于某实施了房颤射频消融术。
薛帮广介绍,手术时从麻醉到应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经系统重建左房电解剖模型,再到行双肺静脉、上腔静脉消融,实现电隔离,心房S1S1反复刺激,未诱发心律失常,透视心影无异常,手术顺利,整个过程耗时近两个半小时。术后,于某安全返回病房观察治疗,至目前无不适反应,恢复良好。
据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且为危害性最大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点为“快、乱”。房颤发作时,心房的激动频率可高达350~600次/分(正常心脏激动频率为60~100次/分),并且可导致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功能。目前治疗房颤的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等。其中,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疗法,通过释放电流阻断心房与肺静脉间的电连接,即可使房颤得到有效的治疗。与常规外科手术相比,房颤射频消融术只有针眼大小的皮肤切口,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病人清醒无痛苦,治疗后患者体力恢复较好、感觉舒适度高。与药物治疗相比,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较彻底,可以抑制症状的频繁发作,减轻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毒副作用,能有效减少脑卒中等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房颤射频消融术已成为阵发性房颤治疗的首选手段。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