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辉
中秋节到了,忆起几件趣事。
儿时,我与母亲住在县西逊母口镇园艺场家属院,每年临近中秋节,母亲都要从镇上买回不少月饼。那时的月饼一块半斤,馅是冰糖、花生、玫瑰丝等,月饼正面正中,点一个大红点。一般两块月饼叠着,拿粗糙的黄革纸包在一起,正面覆盖着一张彩纸,用绳子十字交叉捆扎好。我对彩纸的兴趣不亚于月饼,彩纸多是粉色或红色,上面印有嫦娥奔月或月宫桂花树或嫦娥抱着玉兔倚在栏杆上。有年中秋节前,我偷偷把月饼上的彩纸全部抽出,叠成纸飞机,跑进田野,迎着慢慢满盈的月亮,一只只放飞。到了中秋节晚上,需要给邻居们送月饼时,母亲发现了。没有彩纸的月饼,是不适宜表达祝福吉祥之意的。母亲很发愁,高举手臂要打我,我才不怕呢。母亲心软,手举得越高,打下来越轻。可我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灵机一动,说:“妈,我拿红粉笔在月饼纸正面画点图吧。”母亲说:“只能如此了。”又表扬我:“还是俺儿厉害,这刚上三年级就能解决难题了。”那年,家属院里我喊爷奶叔伯婶子的人家,大多收到了手绘插图的月饼包。
平日晚上我不到九点就必须睡觉,中秋节是个例外。交换着吃完各家的月饼,我和伙伴们在明晃晃的月光里疯玩一种“吐豆子”游戏。就是折断幼桐树枝干,做成一根中空的管子,姑且称为“桐管”吧。撸掉晒场里豆垛上的黄豆,装满口袋。伙伴分成两派,然后在晒场里排兵布阵。“开战”时,从口袋里抓黄豆塞进嘴巴,噙住“桐管”一端,用力吐(吹),黄豆就发射出去了,射程远近就看个人肺活量大小了。我接受的是埋伏任务,等对方“逃溃”进入我的“射程”范围,我出其不意出击。我很满意这个任务,这等于是“奇兵”。我为了完成埋伏任务,藏进离“战场”(晒场)稍远的一个草垛里。我先挖了个深草窝,然后跳进去,用草盖住我,只露出半个脑袋。可惜呀,“交战”双方势均力敌,没有溃败现象,我一直没有机会出击。也许后来有吧,但我不知道,因为我睡着了。最后,母亲和很多邻居乱哄哄寻找我的声响,惊醒了我。这次挨揍我哭了,虽然母亲还是高举手轻落下,一点也不疼,但是这么多人闹哄哄找我,我不流点泪,好像说不过去。还没走到家,我就忍不住偷偷笑了。
我在镇上读中学的时候,教语文的范老师对我很好。我感冒了,她还拿她的毛衣给我穿。中秋节那天,正好是周末,我用卸煤积攒的钱买了几盒月饼去看望她。卸煤挣钱是我上中学后常做的事。当时逊母口镇北还有火车站,有拉煤的火车停靠,卸煤工都是零工,干大半夜能挣五块钱左右。我买课外书的钱都是这样挣来的。我到了范庄,问了一位闲坐的大婶,找到了范老师的家,敲门进去,范老师很高兴。她的丈夫在邮局上班,热情地留我吃饭。我谢绝了。我推着自行车走时,范老师和她丈夫把两箱水果绑在我自行车后座上,又把一箱月饼、一箱糕点挂在我车把上,还把一只烤鸡用油纸袋包好,绑在车把上。我推辞,范老师生气了,说:“焦辉,这是给你父母带回去的,不是给你的。”我不敢再推辞。出来后碰见那位闲坐的大婶,她打趣:“学生,太好玩了,你咋比来的时候东西还多。”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眼睛却湿润了,心头弥漫着一股热。三年中学,范老师一直教我,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
中秋月明人尽望,妙处难与人说全。每个人的中秋节肯定有属于每个人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趣事、独特的情思……正是有了这些“独特的”,才让中秋节有了别样的韵味和美好……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