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为全面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社科理论咨政服务的职责作用,更好地服务周口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市社科联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围绕“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发展定位,借助“周口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周口市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工作。
经过积极谋划、有序组织、深入实施,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质量、有效益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日起,本报陆续刊发这些优秀研究成果。希望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主动参考和借鉴这些研究成果,让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服务保障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周口、高水平实现现代化周口,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周口大地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人才强市是实施优势再造战略的重要支撑。
一、我市人才建设现状和做法
领导重视,多策并举。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聚焦重大战略实施,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人才建设,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出台《周口市事业单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实施办法》《周口市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发展之本、转型之要,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在全市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
搭建载体,畅通绿色通道。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常态化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方法和路径,持续在“放、管、服”上做好改革文章。通过校园招聘、河南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平台等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18年以来,我市通过绿色通道引进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1763人,极大缓解了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人才紧缺状况。
完善机制,激发人才活力。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实现人才引进和岗位需求相匹配,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全面推行“四个自主”:自主制定引进计划,自主设置引进岗位、资格条件与数量,自主发布引才公告,自主决定测评方式等。2021年以来,探索开展用人单位引才计划“一次核定、全年使用”,年初引才计划核定后,全年多批次循环使用。
人才引进,导向鲜明、阳光透明。出台《关于进一步严肃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纪律的通知》等规章制度,规范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范围和程序。在岗位需求上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与单位主业主责无关的专业、后勤辅助类岗位一律不列入绿色通道范围,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使用上。在引进程序上实行全过程管理监督,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与监督,确保人才引进工作阳光运行。
齐抓共管,助力人才建设向好发展。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人才服务数字化改革。构建多层次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建立人才发展优先保障机制;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等财政奖补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安家补助、购房补贴力度。优化人才子女入学保障机制、医疗保障机制等,为人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优质服务。
二、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课题组成员深入周口部分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市直事业单位和各个县(市、区)的企业开展调研工作,通过与院校师生座谈,与机关事业、企业职工交流座谈,了解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工作岗位的职工或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需求,研究分析人才转移趋势和就业形势。发现目前仍然存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人才吸引力竞争力不强、高尖精领军人才紧缺仍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三、人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集聚各类人才力量,塑造人力资源新优势
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发挥好专业技术人才主力军作用。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围绕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设计,发挥好高校培养专业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着力培养大数据、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人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标准和条件。组织做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选拔推荐工作,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
树立开放思维,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立足我市人才建设状况,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深入实施“周口英才计划”,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定期来周工作。建立返乡创业服务站,大力鼓励周口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围绕我市发展实际,实施科创人才引育工程,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发展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等。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型企业家培育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保障力和硬实力。三是以创新创业为抓手,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重大创新平台,支持我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承载能力;抓牢科技发展机遇,在把握趋势、夯实基础中实现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以实践与应用为核心,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技能型社会,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一是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建设;积极鼓励师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打造一批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和教学名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鼓励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结合的发展机制,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施订单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夯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训基础。二是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增收,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市积极响应政策,开展高质量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共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3.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7万人。三是建立健全技能导向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培训,促进岗位成才。着力开展新型学徒、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士兵、失业工人等不同社会群体的技能培训、切实提升适龄人群的整体技能素质。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开展“周口大工匠”“周口技能大师”评选表彰工作,增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
打造高水平产业人才队伍。一是建设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实施企业管理领军人才培养、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联合知名高校对民营企业家开展专项培训。建立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制”、职业经理人制度;组织突出贡献企业家、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中小企业经管领军人才,开展企业管理经验推广活动,引导企业家之间优势互补。二是打造高素质产业人才大军。围绕新型产业、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精准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人才。加快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康服务、商贸服务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高水平人才,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企业家队伍。
培育高水平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
三产业发展人才和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持续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返乡创业人才能力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进一步完善科研人才到乡村和涉农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建设,培养乡村产业领军人才和乡村治理人才,促进乡村振兴。
锻造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聚焦科技创新、经济管理、社会治理、数字政府等领域,组织专题培训,全面优化党政干部知识结构,提高数字化工作能力。健全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制度,积极推动干部跨地区、跨部门制度性交流。进一步健全落实第一书记制度,积极选派干部到重大工程项目和乡村振兴一线历练。落实好选调生源头工程,把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吸纳到党政干部队伍中来。鼓励年轻干部到艰苦环境、关键岗位接受锻炼,加快培养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能担重任的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
壮大高水平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着力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文化标识,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弘扬老子、伏羲等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宣传文化人才“六支队伍”建设。依托文化名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等重点人才工程,培养集聚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传播管理等优秀宣传文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和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优秀的青年拔尖人才,支持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骨干人才。
(二)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释放人才内在活力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对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人员的评价,坚决打破学历、资格、职称、身份的限制。积极探索主体明确、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
创新人才奖励机制。完善现有的人才奖励制度,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奖励。同时,定期评选奖励一批重才爱才的先进单位,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和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三)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
建设机制健全、服务周到的数字化人才市场体系。形成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人才信息网络,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整合贯通。建立和完善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数字化、智能化人才信息库和人才供求信息网络。
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人才的调节功能,完善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和人才引进信息制度。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和人才的自主权,提高人才工作的开放度。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跟踪服务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增强大学生毕业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自觉意识。
(四)进一步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柔性引进人才机制
强化政策引领,进一步灵活用人单位自主权。用人单位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根据需要进一步灵活设置引进岗位、资格条件、数量,自主决定测评方式,自主引进所需人才。在岗位需求上严格按照“高精尖缺”导向,确保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于高层次急缺人才。
创新人才流动方式,健全柔性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打破各种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消除人才的地区、部门、身份限制,疏通不同身份人才队伍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渠道;积极采取以“个别引进、团队带动引进、项目联动引进”等柔性人才引进方式,通过调入、聘用、兼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指导等办法,吸纳外来高层次人才。
着力营造良好人才环境,既要引进来,还能留得住。坚持优化政策环境,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放宽户籍准入制度,切实消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科研支持力度,自主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等,优化创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课题组成员:李宗喜 王保花 梁晓莉 韩林 毛文俊 高鹏 李凯 李大涛 刘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