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陈州城,城外东南西北曾分布着四个神坛,现在只保留下一个南坛的地名。康熙版《续修陈州志·陈州境图》里,在南城外偏东位置标注有“南坛”字样,北城外偏东蔡河北岸位置标有“北坛”字样,西城外路北标有“西坛”字样,而东门外道北标注的是“东岳庙”,倒没见“东坛”两字,但在乾隆版《陈州府志·卷九·祀典》里倒是记载了先农坛在东关外。
所谓坛,是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用的高台,以土和砖石筑就,也指佛教、道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古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祭祀礼仪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礼重在祭。祭坛非常重视四极与朝向。
我们先来看看社稷坛,也是俗称的西坛。“社稷”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代称和象征。“社”指的是社神,而“稷”往往代称所有的粮食作物。祭祀这些神明,主要是祈求天平地安,保证农业丰收。据《陈州府志》记载,位于城西门外一百多米远路北的西坛为正方形,长宽各二丈五尺,高三尺;周围城垣东西宽四丈六尺,南北长六丈二尺。西坛的位置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存在的“大王庙”处。在农历春秋季每月上旬的戊日这一天,在坛上北向设置左“社神”、右“稷神”两个木制牌位,知府穿着朝服行礼祭祀。社稷坛的官方统一祭文为:“维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社稷之神,曰:维神奠安九土,粒食万邦,分五色以表封圻,育三农而蕃稼樯。恭承守土,肃展明禋,时届仲春(秋),敬修祀典,丸丸松柏,巩磐石于无疆,翼翼黍苗,佐神仓于不匮。尚飨。”祭仪用制一般为少牢:帛二(色黑)、羊一、豖一、铏一、笾四、篮簋各二。
在城南外两里多路东的南坛,也称风云雷雨山川坛,遗址就在现在的陈胡公陵园附近。据张进贤老师回忆:“以前有人说那里有一老坟,发现有古瓦片。由于建陵园使地貌遭到破坏,现已难准确指明。” 南坛的规制及祭祀时间、规格与西坛相同。官员在西坛祭社稷之后,还要赶到南坛祭祀风云、雷雨、山川诸神祇。南向设置三个木制牌位,中间为风云雷雨,代表天象,祈风调雨顺;左边山川,代表地象,祈五谷丰登;右边城隍,代表当地主事之神。由当地主政官员代表朝廷进行祭祀,以求神灵护佑,国泰民安。
明朝初年行祭祀礼时,守城的武官先进行初献,文官亚献和终献。到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钦定武官不再参加,由文官身着朝服行礼祭祀。南坛的祭文为:“维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神,曰:维神赞襄天泽,福佑苍黎,佐灵化以流形,生成永赖,乘气机而鼓荡,温肃攸宜,磅礴高深,长保安贞之吉,凭依巩固,实资捍御之功,幸民裕之殷盈,仰神明之庇护。恭修岁祀,正值良辰,敬洁豆笾,祗陈牲币。尚飨。”
而位于东关城外路北的先农坛祭祀的是农业之神——曾经也都于宛丘(淮阳)的炎帝神农。先农坛的位置应在东岳庙近旁,东岳庙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过,规模巍然可观、庙貌辉煌,有大门、戏楼、钟鼓楼、拜殿等建筑。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因那里成了城外土匪藏身的窝点,又加上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当时官府派兵拆毁。现在那里有一处后建的新庙,规模不大,名曰天帝庙,里面供奉的主神正是宋真宗诏封为“东岳天齐仁圣王”,又被尊封为“东岳大帝”的黄飞虎。据当地70多岁的王姓守庙人回忆:“当年城里的官老爷春天的时候要来这座庙东侧的地里犁田,因为光着双脚下地当年会天旱,穿着官靴又会出现涝灾,所以当官的在犁田的时候,一只脚穿靴,另一只光脚,这样才能保证这一年的旱涝均匀。”这个带有调侃味道的故事,也间接说明了古代陈州的先农坛就在这座天帝庙(东岳庙)的东侧。
每岁立春日,地方主官率领下属着朝服先行祭祀先农坛,其祭文为:“维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先农之神,曰:惟神肇兴稼樯,粒我蒸民,颂思文之德,克配彼天,念率育之功,陈常时夏。兹当东作,咸服先畴,洪惟九五之尊,岁举三推之典,恭膺守土,敢忘劳民,谨奉彝章,聿修祀事,惟愿五风十雨,嘉祥恒沐于神庥,庶几九穗双岐,上瑞频书于大有。尚飨。”礼毕,参祭人员都要换上常服,准备耕田犁地干农活。
先农坛的祭祀形态,是建立在朴素的农业生产和民俗生活基础上的,以发源于中原的神农暨农耕文化为基调。当时的先农坛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房各一间,门楼一间,方形坛基一座,长宽也是二丈五尺,周围墙垣东西宽五丈,南北长十二丈,另有石碑一座。淮阳东关的先农坛是雍正六年(1728年)所重建,所以在顺治版的《陈州志》和康熙版的《续修陈州志》里的地图上还没有显示。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冯奕宿捐俸又重新进行了修整。
北坛又称厉坛,在城北二里许路东的蔡河北岸,大致应该在今天的连心路西段路南。所谓厉坛,是用来祭祀无祀鬼神的。“厉”,恶鬼之意,之所以设在城北,和中国的五行风水有关。北方为水,属阴,所以在这里祭祀阴间的鬼神。《陈州府志·卷九·祀典》中记载:每年的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提前三天由知州(知府)率下属谒城隍庙发布牒文。到了正事那一天,先迎城隍神位居坛中,列无祀鬼神的文书于坛下,羊、猪各一头,饭米若干,左右官员着常服告祭。使这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也能得到祭品和血食。这种对生命朴素而真切的内观精神和虔诚而敬畏的鬼神祭祀仪式,正是从当时社会的生存形态、生活形态、生命形态的内质之中升华而出的。
不同于其他三坛的是,在这里开展活动要提前三天向城隍爷报备,并且当日请来城隍神主来主持工作,请阴间的首长过来,其意图在于对前来接受供奉的无祀鬼神进行监督,也是便于解决直接管辖的问题,防止不可控事件的发生。而厉坛的祭文也相当有意思,祭文要求受供奉的鬼神要肩负起监督民众、官吏的责任:“维年、月、日,某官某为祭祀本府阖境无祀鬼神等众灵,曰:凡我一府境内人民,倘有忤逆不孝、不敬六亲者,有奸盗诈伪、不畏公法者,有拗曲作直、欺压良善者,有躲避差徭、靠损贫户者,似此顽恶奸邪不良之徒,神必报于城隍,发露其事,使遭官府,轻则笞决杖断,不得号为良民;重则徒流绞斩,不得生还乡里。若事未发露,必遭阴谴,使举家并染瘟疫、六畜田蚕不利。如有孝顺父母、和睦亲族、畏惧官府、遵守礼法、不作非为、良善正直之人,神必达之城隍,阴加护佑,使其家道安和、农事顺序、父母妻子、保守乡里。我等阖府官吏人等,如有上欺朝廷、下枉良善、贪财作弊、蠹政害民者,灵必无私一体,昭报如此,则鬼神有鉴察之明,官府无谄谀之祭。尚飨。”也就是说,如果一府之内谁干了坏事,无论官民,厉鬼要向城隍汇报,揭发其恶行,使其遭受“阴谴”;如有良善之人,则应当加以护佑。
今天的淮阳,城市面貌远比历史上更加繁荣、人口更多,然而这种祭祀文化和农耕文化共为一体的历史遗址,却只能在仅存的史料中追忆了。这些古代志书里面的珍贵记载向我们全方位诠释了当年淮阳城外四坛的风貌。在历史长河中,这种祭祀文化一直在延续,甚至沉淀为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寄托,演变成为如今淮阳伏羲文化乃至农耕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文化现象赋予了这片土地一种既古朴又传统的韵味。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