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0日
第06版:周口文化 PDF版

花落燕归读晏殊

顾永磊

公元1049年的春天,万物复苏,大宋的陈州太守晏殊赏春于风景秀丽的龙湖畔,流连于东园美景,看着那不知名的花飘落一地,凌空展翅的小燕子飞来飞去,把晏殊伤感的思绪从泥淖里衔了出来,似一杯温酒入喉,暖和悲凉胸怀,惆怅无绪之时,写下了千古名篇《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陈州大地春风如吟,龙湖水波浪如歌,东园内鸟语虫鸣,58岁的晏殊第二次被外放到陈州,虽然身处芬芳小园饮酒作词,消遣娱乐,旧地重游却隐藏不住他内心的忐忑不安。从人生的高峰跌落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没有机会再返回京城,宦海沉浮,人生蹉跎,晏殊装出不在乎的样子,描写了暮春时节的园林风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光阴荏苒、年华易逝的情怀。

“花落去”的伤春惜时之感在晏殊身边萦绕,而范仲淹的来访恰似“燕归来”,给心情惆怅的晏殊带来了几许慰藉。少年成名的晏殊出仕较早,曾举荐大自己两岁的范仲淹登朝入京,范仲淹感其恩举,一生恪守门生之数,礼奉晏殊。此次,同样外贬的范仲淹从邓州改知杭州,特意转道陈州拜望恩师。师生饮宴于龙湖畔,相携酬唱,流连数日不忍诀别,临行时写下《过陈州上晏相公》一诗:

曩由清举玉宸知,

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

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

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

捧觞为寿献声诗。

穿越千年,我们仍能品味出范仲淹诗句背后对恩师的无限感激之情,正是这种真情让被贬后屡感晚景凄凉的晏殊,有了“燕归来”的欣慰达观之情,又看到了新的生命元素,虽是贬谪外放,晏殊却依然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年近花甲的晏殊又被外放到陈州后,没有了年轻时的希冀、中年的怨怼,而是多了一份旷达和苍凉。宦海沉浮几十载,让他已经看透了一切,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无所畏惧。他凭着一股超出常人的自制力,没有像他人一样满腹牢骚、怨天尤人,而是收拾心情,努力适应新的生活。《和王校勘中夏东园》一诗正是晏殊从容、超脱、恬淡适应被贬后生活的体现:

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间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树影密遮林,籐梢狂罥袂。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诗中晏殊在被贬陈州后表现得恬淡自如,在东园日日享受着不被世俗闲杂之事打扰的快乐,泛舟龙湖、观鱼赏园,与朋友谈心聊天、吃着自种蔬菜、品味自酿美酒,何其快乐超脱!晏殊将主观情感融于明朗的自然景物中,从而营造出清新的意境,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晏殊在陈州雍容闲雅的生活状态。

才情、能力、性格三合一,成就了独有的晏殊,也造就了他“太平宰相”一生宦途顺畅的辉煌人生。他十四岁以神童身份应试入仕后,中年富贵,晚年平安,为官至宰。他性格耿直,浑身正义,秉公不阿,再加上才气出众,一不留意就得罪人,导致宦海风波不断,一生如履薄冰三次被贬。所谓的被贬,实质上都是轻微的外放,不仅未被贬到荒芜之地受罪,而且都在京城附近的富饶地方,担任诸如省长一级的正职,甚至以副国级的身份兼任省长,所以他每次外贬都没吃啥苦,有权有钱还有时间。喜爱饮酒作诗的他正好和朋友们游园喝酒、写诗填词,正是官场失意,词场得意。

晏殊三次被贬两次与陈州结缘。当时的淮阳是陈州府治所在,毗邻京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古为商贸重镇,又是京城开封的后花园,许多下野宰相、历史名臣、当朝政要先后在陈州供职。公元1036年,晏殊以礼部尚书名衔被贬知江宁府,不久转知陈州。时年45岁的晏殊虽置身于龙湖畔边如诗如画的环境中,表面上吟诗填词陶醉于这种诗意的生活,实际上壮志未酬的他依然努力地掩藏着心情。他的门生、文学家宋祁在《宋景文公笔记》中记录了晏殊贬知陈州后的生活点滴:“相国不自贵重其文,门下客及官属解声韵者悉与酬唱”,在陈州养成了“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和“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时胜日,未尝辄废”的生活习性。

晏殊刚到陈州时,便辟任昔日属臣梅尧臣为“陈州镇安军判官”。梅尧臣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梅尧臣来陈州任职后,与晏殊多有诗文赓和,梅尧臣酬唱晏殊,咏物诗、拟古诗等诗题倍增,诗风亦颇具细密清润,晏殊更是诗材宽广。北宋蔡絛的《西清诗话》记载,一次晏殊和梅尧臣聊天时,提到“古人章句中全用平声,如‘枯桑知天风’,但恨未见仄字耳。”梅尧臣随后作了一首全仄诗《酌酒与妇饮》:“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背。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全篇40个字,都是仄声字。其中出、别、独、俗、席、烛,是入声字,暝、稍、颇是多音字,有仄声发音,一时传为佳话。

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留下美名的宋祁是晏殊的得意门生,深受晏殊器重,据《东轩笔记》载,当年晏殊曾出资为宋祁在京城自己的府邸旁边购买了一套住房,相当于当今北京二环内的黄金地段,可见晏殊真的是惜才爱才。当年晏殊刚到陈州之时,作了一首《春阴》:

十二重环閟洞房,

愔愔危树俯回塘。

风迷戏蜨间无绪,

露裛幽花冷自香。

绮席醉吟销桂酌,

玉台愁作涩银簧。

梅青麦绿江城路,

更与登高望楚乡。

宋祁随后相和诗《贺中丞晏尚书春阴》:

轻寒剪剪著春旗,

楼外晨光已暗移。

小雾不还添柳弱,

馀寒未去恼花迟。

幺弦促柱愁成曲,

远水迎船巧作漪。

谁在河桥望归客,

莫将雷响误轻辎。

晏殊刚到陈州之时诗中尽显思乡之情,宋祁远在京城期待恩师回归,两首诗一唱一和,甚是情意相和。同年秋天,宋祁又为恩师作了《和三司晏尚书秋咏》一诗,宋祁还记录了晏殊在陈州的生活点滴,还有很多诗文与老师唱和,现有《览中丞尚书谯、陈两郡新诗》《和晏太尉西园晚春》等诗流传。

晏殊作为文气十足的官员,温文儒雅,泛舟龙湖,邀友宴聚,美酒迎宾,诗词歌赋唱和,但他的“度”始终把握得很好,“放而不荡,宴而不奢”,喜欢而不沉湎,每每高朋满座、酒酣兴起之时,便诗词横溢了。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这首《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就是他在陈州闲适生活的写照,不经意间还流露出寂寞怅惘的心绪,当时晏殊在湖畔的东园隙地种植莎草后与朋友聚会饮酒,酒醒人散之后恬适自得,而孤独内心里潜伏的愁思逐渐膨胀起来,“愁多”的感觉油然而生。该词情景交炼,如真似幻,音律协谐,风格秀淡,彰显了晏殊词的圆融平静,富贵气象。

晏殊在陈州期间不仅诗词著作颇丰,对淮阳的文化惠赠历经千年仍让今日的淮阳人民受益多多,同时作为陈州的父母官,他也为老百姓干了不少实事,陈州人民建立了“晏公庙”纪念他,他的足迹永远镌刻在淮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清朝《淮宁县志》载,陈州城内有“晏公庙,在鼓楼西。宋晏殊三知陈州,民感德,立祠于此。”晏殊“三知陈州”经后人考证实为“二知陈州”。岁月沧桑,晏公庙早已不复存在,但晏殊的诗词与故事流传千年而不衰。

万亩龙湖水浩浩荡荡,满船载酒泛舟于其上,歌女伴唱,边喝边游,纵情狂饮,一个官场失意、罢黜外任者的心境,已经跃然纸上了。表面上看起来晏殊在陈州及时行乐,事实上作为文坛领袖,领导着上层文人士大夫圈子里的文学创作活动,对北宋一代的词风与诗文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被贬的路上,晏殊的词写得越来越好。他的词,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温婉柔润,有哀戚悲伤,却不沉沦在悲伤之中,读他的词,你只觉得有淡淡的忧伤,却不会过于忧伤,就如浓淡相宜的风景画,余味无穷。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但现在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千年后的龙湖依然游人如织、旌旆摇曳,已远非当年晏太守在此饮酒赋词、行令举杯的热闹景象了。如今我们泛舟龙湖、畅游当年的“东园”,品读晏太守留下的清词丽句,虽写富贵气象却不落鄙俗,写艳情亦不落轻佻,伤感之中流露出闲雅的情调,表现出旷达的怀抱。品味他的诗词,往往情中有思,余韵悠长,触发我们对人生产生一种并无答案的哲想与思索,让我们明白世上并无十全十美的人生,即使顺遂显达如晏殊,也无法摆脱世事的无常、生命的短促,也依然会对人生的真谛有着不尽的惶惑与探寻。

“晏”与“燕”谐音,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晏殊就如同一只报春的燕子,飞翔在陈州的历史天空、飞掠过北宋的词坛,留下一首首优美的词作,被后人吟唱千年。②8

2023-05-10 顾永磊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0911.html 1 花落燕归读晏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