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5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太康:“小文联”做出“大文章”

□记者 张洪涛

日前,记者来到太康县五里口乡五西行政村,一股浓浓的墨香扑鼻而来,走进村文联画室,里面笔墨纸砚样样俱全,墙壁上悬挂着村民创作的各类书画作品,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让人连连赞叹。

五西行政村是五里口乡远近闻名的书画村,现有村级书画院3家、个人书画工作室12个、书画学校2个、书画街1条。2020年6月22日,在实现乡镇文联全覆盖的基础上,五西行政村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村级文联。

“村级文联的成立,让书画艺术进乡村、进农家,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群众学习书画艺术搭建了学习园地。”太康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安义斌介绍,五西行政村文联依托本村书画艺术传统优势,吸纳全乡境内美术、书法、篆刻、剪纸、雕塑、摄影等艺术爱好者,形成巨大的艺术资源优势。太康县文联因势利导,立足乡情村情,把抓好文艺繁荣作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让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今年4月,安义斌作为全省唯一县级文联负责人,参加在吉林长春举行的全国市县文联负责人研修班。研修班期间,安义斌以《扎好基层文艺服务的根,铸好基层文艺服务的魂——打通文艺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题,作典型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全国20多个省、市、县文联与太康县文联签订了交流协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耀辉对太康县基层文联建设的经验予以表扬和认可。

近年来,在太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文联的具体指导下,太康县文联探索出了“健全组织延触角、强化服务履职能、多方联络聚人气、发挥优势释正能、建设老百姓身边的文联”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拓展工作职能,打通文艺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获得2022年“全省文艺志愿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年被市政府授予“文艺成果优秀组织奖”“文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把组织网络延伸到基层

太康县文联按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要求,适时对各协会、各院团进行充实完善。目前,全县有各类协会32家,涵盖方方面面的艺术种类,拥有县级会员12000多名、省级会员520多名、国家级会员85名。太康县已形成以县文联为主干、以23个乡镇和行业文联为分支、以32个院团协会为脉络、以12000余名协会会员为“绿叶”的庞大体系,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把发展的根系延伸到太康的每一寸土地。

太康县文联扎实开展县乡文联系统党建工作,把党支部建在协会、院团和乡镇文联之上,坚持党对文联系统的全面领导。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中,该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u义服务)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锻炼、提升自己,争做德艺双馨艺术家,用更好的作品感恩人民。

建强文化阵地 搭建学习平台

太康县文联坚持“普及、提高、交流、推广”的工作方针,不断提升全县文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持续推进书香文联、魅力文联、智慧文联建设,把文艺阵地打造成文艺高地,先后打造红色水东、紫薇柿界、刘寨印象、好人园4个文学、美术、摄影创作研学基地,9个名家工作室,成立少康书院、咏絮书画院,开展“师傅带徒弟”式帮带传承。聘请王天瑞、郝文勉、张玉仙等知名作家、书画家到太康授课。在老冢镇刘寨行政村开办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一年制研修班、清华美院重彩高研班,先后与河南新密、舞钢、滑县和江苏涟水、河北清河等地的文联进行文化交流。对全县国家级、省级曲艺类非遗传承人进行抢救性“音配像”记录,对各剧种老艺术家的代表剧目进行“活态保护”与抢救性整理。举办两届“百日临帖”活动,做好书法传承,擦亮河南省书法之乡名片。

抓牢基层文艺队伍建设

太康县文联探索出一条“工作服务大局,文联服务协会,协会服务会员,会员紧盯精品,精品服务群众”的良性发展路子,逐步打开工作新局面。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用优秀作品展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对各协会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充分调动各协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施队伍建设“一三二百万”工程。“一”指一个文学艺术人才库,将全县文艺人才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和归档,建立“太康县文学艺术人才库”。“三二”指32个协会、院团,本着德才兼备的原则对各协会、院团进行充实和调整,既保持原来各协会、院团骨干成员的衔接传承,又注入新鲜血液,使各协会、院团焕发出勃勃生机。“百”指百名文艺人才精英,从每个协会筛选出10名文艺精英,储备后备力量,保证文艺工作者队伍整体的艺术素养水平。“万”指万名基层文艺工作者,全县万名基层文艺工作者常年活动在乡村大舞台上,为群众送去一道道文化盛宴。

太康县文联依托乡镇文联大力培养文艺新人,在全县建立48个“教你一招”培训基地,培训农民文艺骨干8500多人。组织各协会成员深入基层,开展文艺采风活动,从一线生活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目前,太康县拥有21名中国美协会员、20名中书协会员、56名省美协会员、281名省书协会员,被业内誉为太康书画现象。

用文艺为乡村振兴铸魂

太康县文联充分发挥优势,实施“一乡一品”工程,成功创建7个文艺之乡品牌,形成红色水东聚台岗、孝善逊母口、书画清集、洪山庙民俗村、刘寨印象、柿界紫薇花园等一系列特色文化乡村小镇。组织文艺工作者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期间,太康县文联号召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起来,太康必胜”为主题积极创作。该县的艺术工作者以笔作枪,用镜头定格历史,创作出一批激励士气、凝聚人心的优秀抗疫主题文艺作品,为抗击疫情传递正能量。

太康县文联围绕“唱太康、演太康、画太康、写太康”目标,成功举办一系列文艺活动,讲述太康故事。组织文艺工作者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常态化开展各种采风创作活动。组织诗歌协会、摄影协会开展采风活动,汇集一批展现太康县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的优秀诗歌摄影作品。全县12000多名协会成员活跃在乡村大舞台上,除做好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之外,还举办“春之韵”百人古筝演奏会、“夏之鸣”百名摄影师聚焦太康、“秋之咏”百名诗人颂阳夏、“冬之暖”百名书法家广场“送福赠春联”等特色文化活动,为太康文化活动注入新内涵。②12

2023-06-25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4949.html 1 太康:“小文联”做出“大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