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3日
第06版:周口文化 PDF版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周口金融业

周保堂

清代,周家口凭借便利的水运条件,市镇经济迅速发展,到清晚期延续了清中期时的经贸繁荣,不但跻身河南四大名镇,而且成为中原的水运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经济的繁荣带动了金融业的发达,表现在山西票号纷纷进驻和本地钱庄雨后春笋般兴起,尤其是宣统元年(1909年),大清银行在河南省除开封支行外,设置了唯一一家分号——周家口分号。便利的资金融通,促进了市场上的商品流通,助推了周家口金融业的繁荣。

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或“汇兑庄”,因票号发源于山西,又多为山西人开设,也称为“山西票号”。票号的产生还要从镖局说起,清代中期后,山西商人资金积累雄厚,商业规模扩大,同时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异地业务增加,现银调动额也越来越大,为了快速安全运现,应运产生了镖局。随着山西商人生意发展壮大,靠镖局运现已远远不能适应业务的发展,加上镖局安全系数低,运现时间长、费用高,在这种情况下以经营汇兑为主的票号应运而生。票号产生于道光初年,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称:“大概是道光初年天津日升昌颜料铺雷履泰,因为地方不靖,运现困难,乃用汇票清算远方的账目”,后北京的日升昌颜料铺改为日升昌票庄,专营汇兑。日升昌票号成立后,业务繁多,发展迅速,众皆效尤,山西票号迅猛发展,形成平遥、太谷、祁县三大帮。

道光、咸丰年间,周家口商贸业的繁荣,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大,自然成为票号在中原地区设庄的重点。沙颍河南北两岸各种金融机构遍布,钱庄、票号、银号、当铺鳞次栉比。《周口市志》(1994版,第322页)记载:“自清末以来,在周家口先后从事钱庄、钱铺、银号经营的有17家”,其中,山西票号周家口分号仅有3家,其余以本省钱庄居多,这和当时周口庞大的转运贸易体量不相符,可能有遗漏。秦国攀博士通过整理日升昌票号的书信、账册,研究得出,晚清至民国在周家口设庄经营的票号至少有15家,分别是7家平遥帮、6家祁县帮、1家太谷帮、1家南帮票号。山西票号有日新中票号周家口分号,咸丰元年左右进入,是最早进入周家口的票号。日升昌票号周家口分号,光绪十三年开设,民国四年收庄。蔚盛茂票号周家口分号,开办时间不详,民国四年收庄。新泰厚票号周家口分号,光绪初期开设,光绪三十三年前后撤庄。协同庆票号周家口分号,光绪十八年开设,民国五年前后撤庄。乾盛亨票号周家口分号,开设、歇业时间不详。永泰庄(永泰裕)票号周家口分号,约光绪十八年开设,光绪二十七年撤庄。合盛元票号周家口分号,开业、歇业时间不详。大德源票号周家口分号,光绪十四年开设,光绪十八年撤庄。元丰玖票号周家口分号,开设时间不详,光绪十九年撤庄。存义公票号周家口分号,开设时间不详,民国二年前后撤庄。大德通(大德兴)票号周家口分号,光绪十四年至光绪二十年间开设,民国八年停办。大德恒票号周家口分号,同治年间至光绪初期开设,民国四年撤庄。协成乾票号周家口分号,开设时间不详,民国二年撤庄。唯一南帮票号,义善源票号周家口分号,开设时间不详,宣统三年撤庄。《周口市志》记载的17家钱庄、票号,有3家规模较大的为山西票号。义盛承钱庄,山西太原人张某在北永兴街路东开设,以汇兑为主,后发行钱票,民国四年被挤兑倒闭。日升昌银号周家口分号(即日升昌票号),山西人在新街开设,以汇兑为主,对象是官府和客商,约在民国四年停办。大德通银号周家口分号(即大德通票号),山西人在新街路西开设,业务对象是官府,民国八年前后停办。其余14家除1家为广东人开办外,下余为省内商人开办。广泰昌钱庄,清末广东人谢某在大十字街开设,歇业时间不详。德恒祥钱庄,宣统二年周家口人李延英在磨盘街路西开设,民国二十六年关闭。天德恒钱庄周家口分号,总号在漯河,民国五年漯河人陈跃堂在磨盘街开设,民国二十八年倒闭。永祥钱庄,商水邓城人徐重五在北岸山货街开设,民国二十二年倒闭。怡庆钱庄周家口分号,总号在许昌,陈良才在北岸果子街开设,民国二十六年收庄。永聚公钱庄,民国十八年在磨盘街路东开设,歇业时间不详。恒新原钱庄,民国二十二年张明轩在北永兴街路东开设,民国三十六年收庄。巨源钱庄,新乡人金秉衡在老街开设,民国二十四年倒闭。老福章钱庄,民国二十六年淮阳人邓某在北岸东顺河街开设,民国二十八年收庄。泉泰钱庄,商水邓城人叶某在新街路西开设,歇业时间不详。顺兴钱铺,掌柜范道在北岸山货街开设,民国二十六年后改业。郭义德钱铺,设在南岸北永兴街,歇业时间不详。同和裕银号周家口分号,总号在新乡,民国八年陈子润在老街路东开设,民国十五年因杆首牛绳五劫抢后收庄。信昌银号周家口分号,总号在开封,民国十一年在磨盘街设立分号,民国十五年因杆首牛绳五劫抢后收庄。

票号、钱庄在周家口风生水起时,一种新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诞生了,并很快进入周家口。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户部银行”,光绪三十四年改称“大清银行”,民国二年改为“中国银行”。大清银行周家口分号,宣统元年二月开设,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停业。中国银行周家口支行,民国二年在新街路东开设,同年杆匪路老九攻陷周家口,绑走支行行长之子后支行撤销。交通银行周家口汇兑所,民国四年前在新街开设,民国十二年前撤销。盐业银行周家口支行,民国十三年在新街开设,歇业时间不详。河南省银行周家口支行,民国十四年在新街口开设,民国十六年停业。西北银行周家口兑换所,民国十六年在新街开设,歇业时间不详。河南省农工银行周家口办事处,民国二十四年在周家口开设,民国三十六年停业。

众多金融机构入驻,是周口中原商贸中心地位的体现,同时为周口的商品贸易提供了资金上的便利,本地商货借由票号、钱庄、银行等金融通道流向省外,促进了贸易,繁荣了本地经济。沧海桑田,世事多变。光绪三十二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周口西仅百余里的漯河设立车站,漯河很快取代周口成为豫东南的商品集散地,周口商业渐式趋微,加上清末民国初年,周口屡遭匪患兵燹,商贸大受影响,又加之新式银行的竞争,山西票号、本地银号钱庄陆续撤庄关闭。1948年1月,周口市人民政府(属淮阳专区管辖)成立后,迅速组织发展生产,恢复商业贸易,稳定金融机构,并在老桥南头设一银行营业所,1949年1月在此基础上改组为市中州农民银行,9月撤销该银行,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支行,周口金融业逐渐焕发新的生机。

2023-07-03 周保堂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5631.html 1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周口金融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