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全欣
商水西门语,
东风动柳枝。
年华入危涕,
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
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
不敢计归时。
——陈与义《发商水道中》
此诗的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时期的著名诗人,洛(今河南洛阳)人,诗尊杜甫,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号为“诗俊”,与“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北宋时期,陈与义曾经担任太学博士、符宝郎,后被贬为陈留酒监。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入汴京,宋室腐败软弱,屈膝投降,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继承皇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南宋朝廷挡不住金兵的攻击,中原大地,战火熊熊,如今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成了宋金交锋的主战场。在陈留酒监位上的陈与义,被迫自陈留(今杞县境)南迁避难。
他从陈留出发向南,经商水由舞阳至南阳,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最终于1131年到达绍兴。此诗即路过商水短暂休息,复又从商水登程时所作。靖康之难是陈与义的人生转折点,也是陈与义作品风格的转折点。之前,他的作品文字明快,大多表达个人情趣,抒发怀才不遇;之后,其作品便变得沉郁悲壮、感叹时事。这首《发商水道中》,就像是他诗作风格的“分水岭”。
商水,隋唐时期称溵水,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置,唐建中二年(781年)改置溵州,五代复治溵水县,宋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为避父讳改为“商水”并沿用至今,当时属淮宁府(陈州于宣和元年升为淮宁府)管辖。
早春时节,东风吹开了冰冻,吹绿了柳枝,万物即将复苏。春天从来不会辜负每一个等待它的人,不论政权如何更迭、人世如何变迁。在商水西门,作者在此小憩,和这里的故友暗谈时局,惜惜告别,或许是作者黯然神伤,与这里的一枝新柳、一河春水话别。虽说又一个崭新的春天来了,但是都城汴京失守,中原大地士民流离失所,人人危苦涕泪,谁还有暇顾及这原本惹人醉的春色呢。
流民南迁、生灵涂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我又能如何?作者借用“檀公策”典故,追究宣和末年北宋朝廷退避金兵,以致军机贻误、汴京被占的罪过。然而时局至此,只能吟咏些“干戈茫茫”的诗句,表达无奈了。
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原本相连,诗人不得不在颠沛流离中度日。今日一别,何时归来?“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前途辽远,吉凶未卜,哪敢作归乡之计呢。而事实上,作者一别,就再也没有北回故土了。
作者南避之时,周口大地内乱和外侵不断。1127年,淮宁人杜用率众数万起义,遭都统制王渊镇压。1128年,金人攻下淮宁,守臣向子韶战死,金兵将大批淮宁百姓掳走至黄河以北,大肆劫掠而去。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