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理
古时书院是讲学的地方,又具有藏书、供祭等多重功能。它作为治学和教化的载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了内涵丰富、既有普遍性又各具特色的书院精神和价值体系。
笔者的家乡在豫东老子故里鹿邑县,早前就闻听县城有一家全国闻名的鸣鹿书院。
笔者有次前往太清宫镇四羊寨村采访时,有幸看到“银牌张氏”族谱中一段文字记载:“鸣鹿书院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由时任知县茅崧林和十四祖张梯重建,在重建以前由十三世祖张应麟(字鲁一,号竹溪,邑庠生、文林郎)主持鸣鹿书院工作。十四祖张梯在宁夏府平罗县为官三年后,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3月14日告病返乡至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在鸣鹿书院以教书育人为乐,诸生肄业者弦歌不辍,人文蔚起,称盛一时。”
了解鸣鹿书院,首先要了解鹿邑。鹿邑位于豫皖交界处,古称“苦”(hù)“真源”“谷阳”“仙源”“卫真”等,是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五千言《道德经》巨著作者、道家创始人老子故里,是2011年11月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报中国文联审批、中宣部备案后命名的“中国老子文化之乡”。
据《鹿邑县志》记载,历史上的鹿邑县名曾多次更改。唐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下诏改县名为真源,寓鹿邑为真理(道家思想)的发源地;武则天称帝后尊李母为先天太后,于载初元年(689年)下诏改真源为仙源,意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生地则为仙之源;1014年,宋真宗赵恒到鹿邑拜谒后,下诏改县名为卫真,以表明他比别的朝代更捍卫老子及其思想(真理)的至尊地位;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与之相邻的武平县内因“麋鹿甚多,常闻鹿鸣”而将县名改为鹿邑县;又据《许志》曰:“元初避水东迁,今地并卫真,仍曰鹿邑,而旧鹿邑废”,自元朝开始,县名沿用至今。
了解鸣鹿书院,也得了解下“鸣鹿”。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境内置苦(今鹿邑县太清宫镇),一度名相和鸣鹿(今鹿邑县辛集镇),均属豫州陈国。网络搜索“鸣鹿”字样显示:《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毛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后因以“鸣鹿”喻礼贤求友;韩愈《答张彻》诗“苹甘谢鸣鹿,罍满惭罄瓶”;钱仲联集释引方成珪笺正“公诗意以国子生为嘉宾,而自谦言不能如《鹿鸣》之礼贤”;夏完淳《怀李舒章》诗之四“鸣鹿求友声,衔草在中野”;《左传·成公十六年》“知武子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遂侵蔡”;杨伯峻注“鸣鹿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西”。现在鸣鹿街道办事处是鹿邑城区四个办事处之一,西关有条南北方向的鸣鹿路。
了解鸣鹿书院,还得了解周口书院的历史沿革。周口地处黄淮平原、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文脉绵延、重道崇德,自然少不得书院的一席之地。据《周口书院发展简史》著述,周口所辖县市区书院多兴建或重建于明清时期,在研究学问、教化民众、文化传播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发挥了多重功能作用。书院寄寓了中国士人修身养性、弘道济世的贤哲理想,传递着千年流变而又弦歌不辍的中华神韵。各县市区旧时几乎都有有名望、有代表性的传统书院,如淮阳弦歌书院、柳湖书院,扶沟大程书院,太康兴贤书院,沈丘平舆书院,项城莲溪书院,鹿邑鸣鹿书院等。明朝时期对书院有扬有抑,到了清朝书院又有了大的发展,形成了官方书院系统。清光绪年间,实行变法新政,改学院为学堂,周口各地书院也都随之改制。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学堂也由科举入仕教育改为普通教育,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开启了近代教育模式。
关于鸣鹿书院的史料记载。据《鹿邑县志》记载,鸣鹿书院在老子升仙台前(今鹿邑县明道宫景区),原名真源学舍,后改名鸣鹿书院,既同鹿邑相合,又让人生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遐想。再者就是“银牌张氏”族谱记载的文字了。
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鸣鹿书院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鹿邑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被称为延安抗大鹿邑分校。1938年10月,张爱萍受中共中央中原局指派来到鹿邑。1938年10月至1939年3月,张爱萍在鸣鹿书院(现张寨坑农贸市场北)举办了两期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招收学员400多人。魏凤楼任校长,马溪珊为教育长(后由张爱萍接任),手枪连指导员李子木为大队长,萧望东编写“游击战术”教材,彭雪枫在干部训练班讲过4小时形势课。学员毕业后,张爱萍在毕业证书上题词“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学员有的分到各区,有的参加了魏凤楼部队和新四军,有培养前途的高颍敏、邵良辰、许沙汀、杨霖、张笑南等,被推荐到延安抗大继续深造,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就是关于鸣鹿书院历史传承问题。“现在的鸣鹿书院创办于2016年。多年来,书院致力于书法艺考培训,中小学生软笔、硬笔书法兴趣培养,成人书画交流。”42岁的书院负责人谭雪松介绍,他自幼酷爱书法,2006年7月黄淮学院本科毕业后,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至今专业从事书法教育20余年,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书法书籍多部,发表书法论文多篇。
古时书院遗风在,今日精英续传承。让我们永远铭记昔日鸣鹿书院的历史印记,同时祝福今日的鸣鹿书院前程似锦,人才辈出,在老子故里鹿邑县大地上奋力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