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中医是指风邪外感所致的疾病,临床症状有鼻塞、流涕、咳嗽、发热、脉浮等。中医治疗感冒多用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药)和辛凉解表(发散风热药)两种。
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药主要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头身疼痛、肢节酸楚,但患者发热较轻、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等。本类药物有祛风之功,还有止痒、通鼻窍之效,又常用于风邪郁闭肌表之皮肤瘙痒、风邪郁阻肺窍之鼻塞不通等。
常用中药有羌活、藁本、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等。
常用方剂为麻黄汤。其组成为麻黄9g、桂枝6g、杏仁6g、炙甘草3g,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辛凉解表(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热药主要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热病邪在卫分,症见身热较重、微觉恶风、汗出不畅、口干微渴欲饮、舌苔微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等。
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其发散之力较辛温解表药缓和,一般无明显的发汗作用。部分药物通过发散风热,可收到透疹、止痒、利咽、清利头目等多种效果,故也可用于治疗风热上犯清窍及郁闭肌表所致的头昏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
常用中药有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等。
常用方剂为银翘散。其组成为连翘30g、银花30g、苦桔梗18g、薄荷18g、竹叶12g、生甘草15g、荆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以上药材用芦根汤煮。
无论是哪种解表剂,在使用时均需注意以下事项:
1.不宜久煎。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宜武火急煎,以免药性耗散,药效减弱。
2.注意服法。解表剂一般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3.取汗有准。汗出以遍身微汗为佳,汗出过多容易耗气伤津;汗出不彻,病邪不解。
(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