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卫灵公》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道德经》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等等。这些观点都在向我们阐释着比与不比的辩证关系。
◎《庄子·外篇·山木》有“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不被浮华所惑、不被功利裹挟,我们自然就少了焦虑、多了笃定。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很难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但至少能努力摆脱仅满足于实现“小我”的局限,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放到社会价值中去,通过利他来利己、通过奉献来索取,也许就能更好体悟到《道德经》所讲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时下,周围很多人都感慨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内卷”、过得累,有时感到迷茫、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细想来,主要是攀比心理在作祟,比位子、车子、房子、孩子、钱袋子……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更加剧了这种攀比之风。
爱比较是人类的本性。研究表明,人脑中的杏仁核、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等组织直接参与人类的比较行为,这是人喜欢做比较的生物本质。那么,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寄情于山水行不行呢?恐怕大多数人很难达到那种境界。于是,现在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朋友都自嘲“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
古人是怎么看比与不比呢?带着这些困惑再品读经典,或许圣哲的观点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论语·里仁》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卫灵公》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道德经》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等等。这些观点都在向我们阐释着比与不比的辩证关系。
不妨少些世俗的功利,多些利他的奉献。攀比是因为我们常常以物质拥有和社会地位作为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总是局限于“小我”的世俗欲望。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会让人痛苦,得到满足后又让人空虚,使得我们的人生像钟摆一样在空虚和痛苦之间摇摆。《庄子·外篇·山木》有“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不被浮华所惑、不被功利裹挟,我们自然就少了焦虑、多了笃定。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很难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但至少能努力摆脱仅满足于实现“小我”的局限,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放到社会价值中去,通过利他来利己、通过奉献来索取,也许就能更好体悟到《道德经》所讲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妨多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对我们价值观影响很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旧唐书·魏征传》载,唐贞观十七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逝,唐太宗李世民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见贤思齐”,是寻找进德修身的人生榜样,如圣哲先贤、革命前辈、模范人物、先进典型,甚至包括身边有闪光点的普通人。“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对照着寻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正面榜样作指引,以反面教材作镜鉴。向外比贤士、向内求诸己,不失为提升自我修养的捷径。
不妨多比因少比果。攀比之所以让人焦虑、痛苦,多数是因为我们总去比较结果,而忽略了比较原因。看到周围的人职务晋升、财富增加,只想着一定要努力比他们获得更高的职务、更多的财富,而不去反思他们取得这样的成就背后的原因,是不是比我们更自律、更勤奋、更务实、更主动?不顾这些盲目攀比显然就会陷入“人比人,气死人”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不妨多比一比自己与他人在主观努力上的差距,分析自己和他人各自的优劣势所在、优劣势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获得信心和动力,从不足之处查漏补缺,找出有待挖掘的潜力和努力方向、改善方法,不断充实自己、升华自己。
岳麓书院讲堂的楹联上有“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愿我们都能坚守自己的初心,追求内心的自洽,从容坚定地走好漫漫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