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3日
第07版:社科理论 PDF版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许阿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核心要义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的十一个方面的要求。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确保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坚持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能够在立法、执法、司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三点核心要义,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学理支撑。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要确保宪法得到全面有效实施。如果宪法得不到有效实施,宪法便失去了权威和生命。要通过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健全宪法实施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保证宪法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法治化。法治化能够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规范性、系统性、协调性。法治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法治的制度优势、程序优势、法理优势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破解社会问题、回应社会需求。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只有立法科学了,才能实现良法善治。严格执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法律是否有权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是否严格。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要坚守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要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全民守法的实现。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补齐涉外法治建设的短板,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涉外工作的能力,在对外交往、对外斗争中把握好法治博弈的主动权。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德才兼备是对法治工作队伍的具体要求,既强调了政治性,又强调了专业性。法治工作队伍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作者单位:周口市委党校)

2024-02-23 许阿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7668.html 1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