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中的“二月二”,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与此同时,每年一度的太昊陵古庙会,也将拉开长达一个多月的序幕。如今的“二月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南北皆宜的节日,还承载了淮阳厚重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影响久远。
清乾隆二年(1737年)到乾隆七年(1742年)在淮宁(今淮阳)任知县的何登棅写的《太昊陵会竹枝词》里,描绘了各地人们在农历二月来朝拜伏羲、祈福求愿的民俗。诗中说道:“云旗高卷拥黄埃,击鼓鸣锣拜玉台。桃李年年春二月,更无人向孔林来。”民众们打着朝祖进香的旗帜,鸣锣敲鼓来这里参加庙会,因为人多,把道路踩得黄土飞扬。每年在桃花盛开的二月,人们都到这里来了,连平时热闹非凡的孔林都没人去了。该诗形容赴会者艰辛、虔诚之状时说:“一担行李半腰泥,策蹇驱车日渐西。”意思是说,从远方来赶庙会的人们,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怀着虔诚之心,携家带口赶着牛车,挑着行李,泥水溅了半身,日头偏西了才赶到这里。
为什么太昊陵庙会在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呢?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伏的蛇蛙昆虫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也将开始。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了过“二月二”的习俗。
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豫东地区已开始春雨淅沥。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的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二月二,龙抬头”中的这个龙,就是跟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息息相关的苍龙七宿。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双角。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出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至此春回大地。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伏羲被认为是大龙,女娲是小龙,所以他们在古代的形象都是人首龙(蛇)身,汉辞赋家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专门提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所以,当“二月二”苍龙星座的龙角星出现在东方天际时,预示着春天已来,东方以木为德的春神太昊伏羲氏就来到了人间,人们便开始进行祭祀。
据《唐会要》载,唐玄宗于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在京师长安建三皇庙,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完善了祭祀仪式,为三皇的祭祀确立了规范:“(天宝)六岁正月十一日,敕:三皇五帝创物垂范,永言龟镜,宜有钦崇。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轩辕(以风后、力牧配)……其择日及置庙地,量事营立,其乐器请用宫悬,祭请用少牢。仍以春秋二时致享,共置令丞,令太常寺检校。”但当时的祭祀活动仅限于京都长安,并没有扩展到地方。祭祀的时间延续以往,春秋二时举行。
到了北宋,祭祀活动就在陵寝所在地举行了。宋太祖诏云:“先代帝王,载在祀典,或庙貌犹在,久废牲牢,或陵墓虽存,不禁樵采。其太昊、炎帝、黄帝……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伏羲祭祀从三皇共祀中独立出来,另置专祀地于河南陈州太昊祠,祭祀规格由唐代少牢升为太牢,并置守陵户。按照顺治版《陈州志》所言:“(宋太祖)乾德元年,诏每三年一饗,以仲春之月出大牢……”
《明史》也记载明太祖洪武四年,要求有司对先代帝王“以春秋仲月上旬,择日致祭”。这样,各朝皇帝在春二月上旬祭祀伏羲的诏令,也形成了二月初二祭伏羲的传统。民众以为,皇家的福气瑞气我们也要沾沾,于是赶来祭拜。由于参拜伏羲的人太多,一天、几天根本容纳不下,就逐步形成了一直到三月初三、持续一个多月的太昊陵古庙会。
另外,唐宋时期,农历二月初二还成了与劳动相关的“挑菜节”。这日,仕女出郊拾菜,士民游观其间。春季到来,菜园里的蔬菜还没长成,田野里的野菜早已遍地。于是,“挑菜”成了这个季节的固定节目。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二月二日》这首诗中写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描绘的正是新雨初霁、草菜初生的场景。北宋久居淮阳的宛丘先生张耒身在异乡遇雨,想起故园的新萌菜芽,写下了《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如果穿越到那个时代,画面可能是这样:阳光明媚,春风拂煦,姐妹们欢歌笑语,一起去乡野打卡。遇到新鲜脆嫩的野菜,就摘一点带回家,遇不到也没关系,反正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的春色,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美好自然。小伙子们正好也可以野外“偶遇”美女,饱饱眼福,期许发生一段邂逅的爱情。
庙会放在农历二月,还和古代生殖崇拜,祈求子孙瓜瓞绵延、人丁兴旺有关。有学者认为,太昊陵庙会的起始,也许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仲春之会”风俗。因为在中国古代,仲春二月求育生子的仪式普遍而隆重,据《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祭高禖之神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子。
《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个季节春意盎然、万物萌动,在庙会上的几项特殊的非遗民俗活动,都和伏羲、女娲作为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生殖崇拜的神圣偶像有关。如具有祭祖、娱神、求子功能,带有原始巫舞遗风的“担经挑”;和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有关,象征生殖信仰的泥制玩具——泥泥狗;还有在女娲观拴娃娃,在显仁殿台基石东北角的“子孙窑”摸窑求子孙等等。
民国五年《淮阳县志》卷二所载:“二月二日,黎明用炭圈地作囷形,以兆丰年。儿童拍瓦罐唱歌,是日居民诣太昊陵进香,奠牲,至三月三日始止。”二月初二这天,黎明时分家家都要用木炭在地上画上圆形谷仓,预示今年五谷丰登。儿童拍着瓦罐唱歌,民众到太昊陵朝拜进香献供,直到三月初三。
“二月二”是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豫东民间还有“二月二吃馅饼”的习俗,把绿豆芽或萝卜丝掺进面糊里,摊进锅里煎成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求赐福,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也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外加上“正月剃头妨舅舅”的说法,于是每逢“二月二”这天,家家理发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人们都希望这天剃头理发,图个吉利。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农历二月恰是黄淮海平原的农闲之季,冬小麦已如厚厚的绿毯遮盖着广袤丰饶的平原。此刻,正在拔节生长的麦苗沐浴着仲春的阳光,吮饮着消融的冬雪,在春风中畅吸带有泥土气息的空气。听着新苗节节作响的声音,乡民们也在难得的闲适季节,踏春赶会,祈求风调雨顺、子孙满堂、安居乐业、顺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