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为人处世,这就像牛车没輗,马车没有軏一样,那车怎么能走呢?
千年以前,古人便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俗语,诚信是中华民族铭刻已久的精魂,是祖祖辈辈以来高尚道德的尺度,是美丽心魂不可缺失的筹码。《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成声。”“言”和“成”组成了诚字,言行一致,承诺的事情就要尽力去办成。有诚必有信,在诚的同时,相信他人,不虚伪欺诈,踏实做人,这就是诚信的体现。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褒姒,为博红颜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丢尽了人心,最终天下倾覆。在当初周幽王点燃烽火的土地之上,商鞅在众目睽睽之下,立木为信,间接推动了变法改革的顺利进行,最终使地处西陲的秦国由弱变强,为秦始皇扫平六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人的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人不诚必受人唾弃,甚至会影响大局,导致坏的结果,人诚信则必受人敬重,还会将事情发展引向好的方面。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立足于社会的根基。诚信能让个人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也能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丽。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错综纷繁,人们常常忘记了诚信的重要性,趋之若鹜去追寻金钱、权力,甚至不惜出卖诚信,去换取一时荣华,曾经重信尊理的时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家的不择手段、腐败官员的欺上瞒下、学者的弄虚作假。我们的时代,物质生活空前富足,安全性却令人堪忧:注水的猪肉,加了苏丹红的咸鸭蛋……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一个缺失诚信的社会是可怕的,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情,充满隔阂。互相欺骗的人们,深处于虚幻的欢迎中,戴着虚伪的面具逢迎他人。
诚信缺失现象已经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中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考试作弊的现象屡有发生,并且日趋严重。诚信缺失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十分不良的影响。一个缺乏诚信意识的学生,又怎么能成为市场经济中合法的劳动者和经营者呢?现代社会是一个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当前,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经济的发展、民主的健全、科教的进步、文化的繁荣,这些都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的环境、完善诚信制度。
诚信的养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自我学习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良好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一个社会,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高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全社会树立诚信新风尚,营造强有力的舆论氛围,让每一个公民都投入到诚信建设中去,让诚信教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