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3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杂技文化助力周口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聚焦十大战略 建设出彩周口)

□记者 苑美丽

4月10日下午3时25分,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精彩的杂技表演即将开始,场下座无虚席,不少人提前进场占位,只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绚丽的灯光伴着观众的欢呼声闪起,杂技艺术也悄然照亮了周口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我是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春芽小学的学生,今天一大早就赶车来周口参加研学活动,最让我期待的就是杂技表演。”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来周口进行研学活动时,这位来自漯河的小学生说,“因为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杂技表演很精彩,同学们都愿意来这里!”

带着孩子来度假的菏泽游客雷女士对产业园内的各种杂技项目印象深刻。“杂技演员们太厉害了,这么多高难度动作他们都能轻松拿捏,高空表演如行云流水一般,实在不简单!能在这里观赏到如此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出,真是不虚此行。”雷女士说。

杂技表演比比皆是,为何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的杂技表演如此受青睐,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北有吴桥,南有周口”是流传在杂技界的一句老话。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时期,周口就有众多民间艺人以杂耍技艺谋生。到汉代,杂技被称为“百戏”,文娱色彩越发浓厚。周口市淮阳区、项城市、川汇区等地发现的汉代陶戏楼模型和沈丘县出土的汉代红陶倒立杂技俑均证实杂技在汉代比较活跃。明清时期,淮阳太昊陵古庙会兴盛,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杂技团体都会相聚太昊陵。顶技、蹬技、戏法、走索、马术、“上刀山下火海”……各家亮出绝技,你方唱罢我登场。从那时起,周口杂技就逐渐形成淮阳张氏、项城余氏、西华王氏、鹿邑王氏、太康李氏等家族代代相传的格局。

2004年,周口被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奠定了全国杂技界领头羊的地位,全市20多个杂技团体常年在国内外演出,从业人员近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杂技表演,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还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表演的剧场、舞台,园内的景观、雕塑,都是园区自主建造制作的;除了硬件,园区工匠们的手艺也不容小觑,他们为国内多个游乐场所、文旅景区做设计、出图纸,让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整个园区形成了集杂技表演、培训和剧场舞台设计、制作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为周口杂技的行稳致远提供了保障,也让周口文旅融合走向深入。

2020年9月开园以来,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已经累计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最高峰时,周口野生动物世界单日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极大提升了周口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

“去年以来,我们还先后打造了实景演出、音乐节、烟火秀、烧烤露营等消费新场景,催生了夜游园区的新方式。”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副总经理张建怀说,他们积极扩展文旅消费新空间,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杂技是周口宝贵的文化资源,他们将以擦亮“中国杂技之乡”品牌为目标,不断创新场景、丰富业态、延伸链条,力争打造具有周口特色的“中原长隆”“河南迪士尼”,助力周口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②19

2024-04-13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34976.html 1 杂技文化助力周口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聚焦十大战略 建设出彩周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