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0日
第03版:社科理论 PDF版

多元背景下周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探讨

付苏彦

近几年,搭乘职业教育发展的快车道,周口民办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发掘周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求周口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才能更好推动当地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周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在全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大背景下,周口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截至2021年,周口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若干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仅1所。2021年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较上一年增长662人,仅占河南省高职高专招生总数的0.83%,民办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仍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与全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相比,周口在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的市情下奋勇直追,一步步赶在了河南省很多地市乃至全国其他省份前面,实属不易。

周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重要性认识不够。社会普遍没有认识到民办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统教育”的意识根深蒂固,民众普遍只接受普通教育和公办职业院校,而把民办职业教育拒之门外。在教育系统内部,也存在重普通教育和公办职业院校、轻民办职业教育的认识。再加上,高考录取过程中把职业院校放在最后一个批次。因此,社会普遍认为民办职业院校地位低。企业在进行招聘时,优先选择公办院校的学生,而民办职业院校出身的学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

专业特色不明显。从整体上看,河南省民办职业院校特色建设还不够鲜明,在专业设置、结构搭建、育人模式等方面还有照搬公办学校的迹象,同质化程度很高。全省民办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冷热不均情况十分明显,有些专业设置过热,重复率较高,而有些专业开设的太少,急需增设。周口民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目前周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充分整合了政府、企业、公办学校及其他社会力量。以“国家带头领导,政府统筹规划,全民共同参与”的方式管理,推进民办职业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全面合作,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只是空架子,仅仅停留在合同层面,并没有实质性地开展工作。

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周口各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教授理论课,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很少有机会进入一线企业内部参观学习。近几年,很多民办职业院校开始尝试从校外聘请企业技术能手、临床一线医生等到学校教学,但依然满足不了目前的师资需求。

学生就业矛盾突出。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极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所需,民办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设备简陋落后、实验实训课程不足的情况,学生所学技能远远跟不上外面行业变化,导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些高职院校只教学生相应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与后期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很难适应岗位要求。

促进周口民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

提升形象,增强社会认同感。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民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将近年来办得好的民办职业院校及其成功经验在全社会加以推广,推动民办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让学生和家长看到职业教育的优势,自觉主动选择职业教育。

强化专业特色,融合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安排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设置,判断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要,要看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与生产结构、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专业设置不仅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的需求、行业内企业的生产要求,还应适用于较宽的职业领域。可以整合全市有利教育资源,推动各职业学校之间“校校联合”。对于拥有不同优势专业的院校,可以采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策略,优化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配置。

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加大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力度,积极探索订单教育模式。政府要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和学校,在高校附近设置产业园区,将教学培训点设置在产业园内,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学,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另外,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和学校的情况,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设置专业课程,共同组建教学队伍,共同培养学生。

加大师资培育力度,优化“双师型”建设。长期以来民办职业院校师资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师结构不合理,生师比超标,教师实践经验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状况,民办职业院校应积极釆取措施,提高在职教师待遇,优化一线教师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组建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学用接轨,缓解就业矛盾。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加强新增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要推进各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形成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硕士的通道,构建全民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人人皆可学、处处都能学,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扩就业、技能添增收、技能可致富。要加快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为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4-05-10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37548.html 1 多元背景下周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探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