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訾连国:调解之王

□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陈艳芳

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很多都是“硬骨头”。

调解,是快速解决争议化解纠纷的有效途径。

“为了百姓的利益,调解工作再难也要去突破。很多案件都能调解结案,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干。”敢打硬仗,能啃“硬骨头”,军人出身的訾连国生性不服输。

统计数据显示,商水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庭长訾连国2023年1~12月结案410件,调解205件,调解成功率50%;2024年1~4月份结案135件,调解69件,调解成功率51.11%。因调解率在商水县人民法院稳居第一,訾连国被誉为调解之王。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作为法官一定要全心全意为当事人着想。”多年来,訾连国用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和一份坚守公平正义的执着信念,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从军官到法官的华丽转身

訾连国,中共党员,1975年8月出生,1993年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的12年间,他先后被评为“装备管理先进个人”“优秀基层军官”“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立身以立学为先,訾连国先后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反坦克炮分队指挥专业、炮兵指挥专业学习,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奋,訾连国转业后把好学的好习惯带到了地方,在2006年全市军转干部培训工作中,訾连国因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同年分配到商水县人民法院工作。

为实现从军官到法官的转变,訾连国不怕吃苦、永不服输,带着军人的刚毅和果敢,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转业到商水县人民法院伊始,他就暗暗下决心:“在部队时我是一名优秀军官,在法院我也要成为一名优秀法官。”

为精通业务知识,工作之余,訾连国挤出时间备战国家司法考试。“比参加高考还要拼,夜里12点前几乎没睡过觉。”回想起那段时间,訾连国感慨地说,“咱穿过军装,优势在,不怕吃苦。”

上天总是眷顾勤奋的人。2009年,訾连国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先后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自2014年起,他长期在基层人民法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案件调解率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商水县人民法院评为办案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2022年以来,訾连国先后担任姚集法庭庭长、城关法庭庭长,办理各类案件790件,调解率、服判息诉率全院第一。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訾连国所办案件无一例涉法涉诉信访。2024年2月,商水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被省法院评为“2023年度全省法院先进集体”。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訾连国是商水县人民法院的办案标兵、调解标兵、“质量之星”,他办案总是雷厉风行、争分夺秒,用耐心、诚心、爱心、公心认真办理好每一起案件,为群众化解纷争,维护一方和谐稳定。

坚守为民初心

“调解工作是有温度的,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解开双方当事人的心结。”在为民解难事、办好事的道路上,訾连国的脚步永不停歇。

2023年12月7日,在城关法庭第一审判庭里,訾连国开庭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该案从开庭到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这是一起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告徐辉和被告赵勇是认识十几年的朋友,3年前,徐辉把自己的铲车借给赵勇使用,赵勇又转手借给了生意上的合伙人。后合伙人把铲车开到漯河使用,铲车因失火而灭失。徐辉和赵勇就赔偿问题多次商谈,于2022年2月达成协议,赵勇给徐辉出具欠条,欠款8万元,约定一年内还清。到期后赵勇仍不还款,徐辉将其诉至商水县人民法院。

该案系2023年12月6日所立案件。当日下午,訾连国收到诉讼材料后,给被告赵勇打了一通电话。赵勇说,这几年在外面干着工程,资金紧张,没有钱还原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赵勇的态度也很诚恳。

“你们俩是认识多少年的老伙计,我给你们调解调解吧!”

赵勇表示同意调解。

次日,在法庭上,经訾连国调解,被告赵勇愿意分期还款,8万元分3次还清,原告徐辉同意,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原告满意,被告满意。二人在法庭上有说有笑,还是朋友。

简单的案件快办快结,訾连国的案件调解率高,案均审理天数也短。

原告刘华诉被告李涛、某建筑公司、某保险公司提供劳务者致害纠纷一案,于2024年1月底立案。其间,原告申请追加被告。訾连国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3月底,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案结事了。刘华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赔偿款,十分感激,向訾连国送上一面印有“一心为民办实事 公正司法解民忧”字样的锦旗。

求真务实勇担当

按照商水县人民法院党组“能动司法+诉源治理”的要求,基层法庭职能下沉、案件下沉、力量下沉、服务下沉。为方便群众参与诉讼,在审理案件的同时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庭搬到社区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搬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2023年11月15日上午,城关法庭在商水县汤庄乡汤庄行政村村室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这是该庭当月第三个巡回审判的案件。

原告和5名被告均系汤庄村村民。2022年农历腊月三十,在汤庄村北铁路涵洞下,原告与人说话时,5名被告其中一人燃放鞭炮炸伤原告右眼。因赔偿问题,原告将5名被告起诉到商水县人民法院。

双方当事人人数较多,且都是同村村民,訾连国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性,决定把庭审现场搬进该村村室。庭审结束后,他对旁听庭审的20余名群众进行以案说法,对该案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就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訾连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赢得现场群众热烈的掌声。

通过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城关法庭法官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以案释法,面对面答疑解惑,把众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司法为民更有温度力度!

百姓利益大于天

锦旗虽小,情意至深。

2024年5月1日,农民工代表李斌把一面印有“普法教育为民工 民工工资得保障”字样的锦旗,送到商水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

“要不是訾庭长设身处地为俺农民工着想,俺的欠款就要不到,还可能出事!”谈及訾连国的好,李斌情真意切。

李斌是商水县汤庄乡人,2022年冬天,与同村9名村民相约到周口中心城区某建筑工地打工。可活儿干完了,承包商王武拖欠的5万元工资却一直以种种理由不兑现。

李斌等9名农民工虽然想尽了各种办法向王武追讨拖欠工资,可总是无功而返。2023年大年三十,马上快过春节了,王武迫于无奈给李斌等人打了欠条。

由于屡次索要无果,李斌等人把王武诉至商水县人民法院。

“敢到法院告我,越告我越不给!”王武扬言。

“再不还钱,俺们一起找他动粗!”李斌不甘示弱。

一场争斗即将到来……

为避免事态升级,訾连国赶紧联系李斌等人,劝他们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否则“有理可能变无理,严重了还要负法律责任,受二次伤害”。訾连国了解到王武完全有能力偿还,但他就是故意拖着不给。訾连国找到王武,给他讲查封银行账户给其业务带来的不便,失信对其个人、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訾连国释法说理,王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欠妥,当场表示愿意还钱。

就这样,一起即将升级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在訾连国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教之以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使用不同的调解方法,訾连国扑下身子实干,用他的“四心工作法”化解矛盾、定分止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调千家事,暖万人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是他永恒的追求。②5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2024-05-24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0391.html 1 訾连国:调解之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