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7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原粮精做 点粮成“金”(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周口市培育壮大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综述

总策划:顾玉杰 王健

□记者 王晨 刘昂

沙颍两岸,天下粮仓。周口作为全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赢得了“国家粮仓看河南、河南粮仓看周口”的美誉。

产量优势,让周口必然地走上了粮油精深加工的道路。一粒粒小麦、玉米被“吃干榨净”,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从“大粮仓”到“大厨房”,周口大地演绎着一个个点粮成“金”的故事。

三链同构增动力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翼飞说,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周口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部门“一肩挑两头”,一头是农业生产,一头是农产品消费。目前,我市以小麦、玉米、油料等三大产业为重点,统筹兼顾杂粮、薯类等特色粮食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市以率先建成农业强市为目标,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在乡村振兴和粮食产业发展中,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体系,全面提升粮食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新格局,实现我市由粮食资源大市向粮食产业强市转变,不断提升周口粮油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目前,我市依托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周口临港开发区粮食产业园等集群建设,培育引进建设一批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到2025年,粮油精深加工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粮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基本建成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持续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围绕主粮抓延伸

作为产粮大市,更要紧紧抓住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主要围绕小麦、玉米、油料等主粮,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人常青说,我市锚定“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目标,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发展小麦精深加工产业链。以提高小麦精深加工水平为方向和重点,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发展专用面粉,强化以优质专用小麦粉为原料,发展高档优质营养面条类、馒头类、烘焙类、特色风味类等面制主食;支持枣花、正星等小麦深加工企业持续研发利用小麦麸皮、加工废水及副产品沼气等将小麦“吃干榨净”全产业链生产技术;支持副食品加工企业,将健康主食产业作为重点抓手,融合附加值高的方便食品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

——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育一批玉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园区,提升玉米精深加工水平。支持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支持培育和引进以玉米及副产物为原料发展生物可降解产品、生物医药产品、化工产品、美容保健产品等深加工产品。

——发展大豆精深加工产业链。以提高大豆精深加工能力为方向和重点,支持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和瑞茂通大豆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依托益海、鲁花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培育粮油产品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粮油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如今,全市纳入国家粮油统计信息系统粮油精深加工企业31家,工业总产值108.1亿元,规上企业18家。拥有“五得利”“金龙鱼”“枣花”“李家香油”“信天下”等一批知名粮油精深加工品牌。

培育龙头“壮筋骨”

树高百尺,难离厚土滋养;枝繁叶茂,缘有雨露润泽。周口市一直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不断优化软硬件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在周口扎根、壮大。“周口农产品资源丰富,‘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突出,还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益海嘉里集团深耕周口二十多年的主要因素,也是吸引更多‘头部企业’扎根周口的缘由。”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韩霞表示。

位于周口临港开发区的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总投资超百亿元,集粮油食品加工、生物科技、能源供应于一体,是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农产品综合加工产业集群之一。园区内益海嘉里(周口)生物科技公司年产1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即将在7月投产达效。项目全部竣工达产后,可实现年加工玉米200万吨、玉米胚芽20万吨,年产果糖15万吨、麦芽糖10万吨、变性淀粉10万吨、阿洛酮糖3万吨、赤藓糖醇5万吨、聚乳酸30万吨。

依托周口优质农产品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千万人口规模市场优势,该园区加快推进玉米、小麦、大豆精深加工项目,吸引玉米深加工产品等为原料的企业入驻园区,尤其在生物基新材料、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积极谋划合作项目。如今,该园区已注册7家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了链条韧性。

在该园区的中心技术实验室,记者看到检验人员正在对食品安全指标、营养指标、理化指标等进行检测。“我们建设了高标准的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配备了行业一流的实验室检测设备,出厂质量控制标准均严于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万无一失,为出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韩霞介绍,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的全面投产将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以“智”提质向“新”行

“小麦是宝贵的原料,如何延伸小麦的产业链条,把小麦‘吃干榨净’增加收入,是我一直想干的事情。”河南枣花面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枣花面业)董事长孙广才告诉记者,“做中国最好、世界领先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一直是枣花面业的不懈追求,枣花面业始建于1993年,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条式发展,形成以小麦种植、仓储物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科技研发、废水处理、清洁能源利用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在枣花面业的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小麦的“转化”之旅更加精细化,产业链条被再次拉伸。车间内没有任何粉尘,更鲜少见到工人。“2000平方米的车间一共三个工人。”枣花面业技术总监毕明锋说,“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据了解,枣花面业淀粉和谷朊粉生产项目投产后,可年产30万吨小麦淀粉及8万吨谷朊粉。枣花面业总经理孙刚磊告诉记者,该项目是采用智能化设备打造的全智能工厂,打通了生产管理、加工过程、仓储管理、产品质量追溯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实时数据互通共享,可实现“夜间无灯工厂”作业,使人力成本节约90%、生产效率提升85%。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利税1亿元,形成小麦“吃干榨净”式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将成为行业领先的智能化谷朊粉生产厂区。

枣花面业通过科技创新,赢得全球知名企业的集体信赖,是玛氏集团、双汇集团、康师傅集团、统一企业、三全食品、思念食品、达利食品、旺旺集团、海天味业、李锦记、千禾味业等全球知名食品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是雀巢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出口到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荷兰、挪威、美国、墨西哥等10多个国家, 年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

采访札记:

制造业的“烟火气”在企业,企业的活力要看生产线。在周口粮油精深加工企业的生产线上,一颗颗小麦、一粒粒玉米被“吃干榨净”,真正实现价值最大化。

深耕原粮产业,周口从未停下脚步。记者一路走、一路看,有传统工厂的转型,有智能制造的创新……生产线上的故事,是我市制造业努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写照。

小麦、玉米等在这里经过精深加工,提升了附加值,身价倍增。与此同时,玉米、大豆、芝麻等经济作物的精深加工也在如火如荼进行。随着粮食产业链条不断向纵深延伸,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粮油精深加工发展带来的好处。我们也将见证家乡实现由“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历史性转变。

2024-05-27 ——周口市培育壮大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综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0505.html 1 原粮精做 点粮成“金”(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