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马所长”的“六字”调解法(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

□记者 刘昂

在项城市水寨街道,有一位87岁的“马所长”仍然坚持每天在岗,热情地接待群众。

日前,记者来到水寨街道,还未走进“马所长”的办公室,就听见两名男子正激烈地争吵。为了不影响工作,记者决定在门外等待。

群众口中的“马所长”名叫马明兰,是项城市人大代表。自从40年前当选人大代表后,她就一直忙碌于调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从年初忙到年尾,从白天劝到黑夜,谁家的事她都管,谁家的忙她都帮,群众说她比派出所所长还忙,大家都开玩笑地称呼她为“马所长”。

不到半个小时,刚才还在激烈争吵的两名男子在马明兰的调解下,已经握手言和。原来两名男子都是水寨街道居民,还是邻居,事情的起因是其中一名男子栽了几棵果树苗,邻居认为其中两棵越过两家的分界线,故而发生了争吵。两人争执不下,一起来到马明兰金牌调解室,找“马所长”评理。“远亲不如近邻,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不懂吗?因为几棵树苗,几十年的邻居说翻脸就翻脸!”得知情况后,马明兰先对两人进行了批评,又帮助他们回忆两家人之间的情谊,讲解栽树的意义。在马明兰的耐心劝导下,两人认识到了错误,愿意携手培育树苗,为美化社区环境作榜样。

经马明兰之手成功调解的邻里纠纷不胜枚举,解决了群众身边矛盾纠纷“一箩筐”。仅去年,马明兰金牌调解室共受理群众纠纷58起,成功调解55起。多年来的实践,让马明兰总结出了“早、快、熟、活、细、诚”的“六字”调解法,即发现要“早”,积极深入社区排查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行动要“快”,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快速调处,解决在萌芽状态;业务要“熟”,准确掌握相关政策规定、调解程序,使工作有序不乱;措施要“活”,针对争议的焦点和当事人心态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法;工作要“细”,细心发现当事人的薄弱环节,劝导纠正,促使谅解对方;态度要“诚”,真心为群众服务,得到理解和尊重,使当事人信服。

“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群众知音 百姓靠山”马明兰金牌调解室的墙上挂满了群众赠送的锦旗。身为人大代表,马明兰深知所肩负的责任,疫情防控、治安夜查、走访调研、执法检查……只要她能参加的工作,件件不落。有时儿子劝她:“退休了,就在家歇着吧,别把身体累垮了。”马明兰总是回答:“让我当人大代表是人民对我的信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履职宗旨,我离不开人民!”

今年,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开展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充分认识代表参与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代表来自人民的特有优势运用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凝聚共建的力量,发挥共治的智慧,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和功效。

马明兰说:“现在,调解室有我和社区干部、热心人士共4人,我们热烈欢迎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加入我们调解室,共同践行好‘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调解、实质化解,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为基层社会治理作贡献。”②6

2024-06-07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213.html 1 “马所长”的“六字”调解法(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