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唱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动曲

——沈丘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沈丘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记者 高洪驰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 爱人民……”5月26日上午,一曲曲激扬的红歌飘荡在沈丘县体育馆上空。当日,由沈丘县委宣传部主办的“童心向党 复兴有我”2024年六一儿童节红歌合唱比赛隆重举行,来自全县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和各幼儿园的小朋友组成的29个代表队参加比赛。

“98.46分!”听到主持人公布的得分情况后,沈丘县西关小学师生队伍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掌声和欢呼声。参加演唱的学生杨程铭高兴地说:“今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我为生在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请党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成长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材!”

“举行红歌合唱比赛是我们县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缩影,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做到抓小、抓早。” 沈丘县副县长刘婷婷说。

从“心”出发 搭建“主舞台”

2019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时强调,全党全社会要重视少先队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和保障,为少先队员健康成长和少先队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沈丘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精神,从“心”出发,搭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舞台”,建立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关爱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县教体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梳理了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小组成员分工包乡、股室干部定点包校、学校教干蹲点包班”工作机制,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构建“部门联动、上下贯通、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县委宣传部、县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进村(社区)活动,建设青翼家园4个,开展活动51场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5.2万余人次。该县争取中央彩票和河南省彩票项目公益金,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6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多方协力 谱好“五线谱”

“青少年是初升的太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从小厚植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沈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卢琪珍说。

沈丘县委宣传部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以“传递文明力量 共享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全社会文明建设”系列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每学期开学季,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 从文明开始”活动,覆盖全县47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参加学生18.3万余人次。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经典传承”“国旗下的讲话”“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春节等时间节点,组织青少年开展诗词读诵、红歌演唱、才艺展演等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2023年,全县涌现出新时代好少年32人,2人获得周口市第五届“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

县教体局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在法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法治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开展法治教育大讲堂、模拟法庭大赛等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成效。该县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

县委政法委、县教体局牵头开展“防范校园欺凌 护航青春成长”主题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分别组建法治教育进校园宣讲团,对全县初中以上学校分片区进行宣讲,开展法治宣讲67场次。

全县493名法治副校长到各中小学校下开展法治教育讲座,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治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体验法治精神。

县教体局在全市创新推行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召开全市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现场会,组织1.4万名教师深入开展“暑期学生成长大走访”活动,走访学生17.9万余名,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共青团沈丘县委坚持以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切实做实帮扶工作。组织开展“幻方助学”“希望工程圆梦”“七彩假期”等爱心助学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撒爱的种子。2023年,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2.1万元,帮助困难青少年107名;筹集温暖冬天活动资金3万元,帮助困境儿童160余人次;建成希望小屋2所,改善困难家庭孩子学习生活条件。在寒暑假期,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到祖国的美好,在他们心灵上烙下爱家乡、爱人民的深深情愫。

县妇联通过开展“冬日暖阳”“把爱带回家 真情暖童心”等活动,让广大儿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五育”并举 绘就“主旋律”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长大后他们就会有担当、有使命感,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沈丘县教体局局长张海洋说。

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思政课教师+领导干部+行业专家”同上一堂思政课模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等19名县处级干部走上中小学校讲台,开展思政课教育,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增强未成年人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全面开展学生科技能力素质提升“第二课堂”建设,持续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不断强化学段和学科协调,突出全员参与和全程育人。逐步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创设“一校一品+校园足球”“一校一品+文狮子”“一校一品+校园篮球”等一系列具有沈丘特色的学校体育课程。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美育教育体系,结合沈丘本土传统文化,设立地方特色课程,创建省级特色学校6所、“‘五育’并举”示范校7所,打造“一校一美、各美其美”的美育特色品牌。依托全县352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校园农田”建设,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厚植情怀 奏响“协奏曲”

该县整合教育、医疗、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的心理专业力量,实现多点支撑共享互动。出台《沈丘县青少年健康护航行动方案》,坚持“防为主、防为上”,健全落实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孩子“五位一体”责任体系,全面构建教育培训、监测预警、帮扶助困、干预调适、治疗跟踪“五道防线”的防范体系,着力筑牢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防护网。排查破碎型家庭、不完整家庭、留守家庭和困境家庭,对患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走访联系,做好指导帮扶工作。开展控辍保学大排查,每学期集中组织开展1次控辍保学大走访活动,实行周报、月报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劝返、第一时间返校。通过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化建设阵地,推动家、校、社融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构建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衔接递进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形成政府、学校、村(社区)、家庭、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联动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模式,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社会合力 唱响“最强音”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该县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合力。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图片、歌曲、爱国故事、外出研学等方式方法,通过孩子们的视觉、听觉,培养他们自幼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意识,增强内心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怀,把爱国的种子根植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端午节,该校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邀请老干部、老党员等向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来历,讲屈原爱国的故事。重阳节,组织小学生去敬老院参加“敬老爱老”活动。国庆节,组织学生开展升国旗、唱国歌,邀请老战士讲故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传承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爱国家、爱人民的情怀,让爱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沈丘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锐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早抓起,要在每个孩子的心中从小就种下爱国的种子,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并一代一代传下去。”②5

2024-06-11 ——沈丘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434.html 1 唱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动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