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古称桐丘,地处豫东平原,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县,《水经注》记载,扶沟在西周时曾为郑国都城桐丘所在地,桐丘在现今扶沟县西二十里处。据《水经注》载,桐丘古城“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西汉时,治所在今扶沟县城东北崔桥镇南古城村的小扶城,现在那里仍有汉代古城墙遗址。洧水沟是发源于郑州新郑的一条古河道,扶亭的“扶”,又作“风”,“风”是伏羲自称的中国最早的姓氏,说明扶沟自古是伏羲及其后裔的活动地。
“勤耕织”是扶沟儿女在这片沃土上年年春种秋收,苦乐交织,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扶沟罗敷庙诉说着一个美丽、贞烈、善良的罗敷。因为罗敷缫丝、纺织很有名,当地群众还称呼她为“罗丝姑娘”,把她当作纺织女神来祭祀敬仰。如今,棉纺织造仍是扶沟县的支柱产业,无数个纺织女工像罗敷一样美丽勤劳。
“乐诵读”是扶沟人在古代圣贤的教化,特别是“二程”重教为学的思想影响下,千百年来形成的尊师重教,喜诵乐读的学习态度和传统美德,这让扶沟县历代都有不少才子学有所成,成为国之栋梁。
“百善孝为先。”孝老、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来源,是涵养家风家规的重要载体。“俗善良”是扶沟人传承几千年的淳朴民风。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扶沟厚重的文化薪火相传,使扶沟人骨子里就有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扶沟这片热土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涌现出大批英雄豪杰。他们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公而忘私,舍身报国。
近代以来,扶沟的仁人志士和全国人民一道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英雄的扶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民族复兴大业,无数好儿女走上革命道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涌现出了吉鸿昌、张超、姜鸿起、何介夫、施立志、施钦典、张福林等革命先烈,是他们的热血浸润了扶沟这方热土,是无数的先烈换来了扶沟这块革命老区。
加快对扶沟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变革,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的历次新文化运动和革命中,有意无意遭到破坏的很多,扶沟有些传统文化遗产甚至已经失传或者正在失传。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挖掘,并结合时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不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消失在文明进程的长河中。
发挥全社会力量保护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做好顶层设计,鼓励民间社会团体和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发力,持续激发民间社会团体的内生动力,培育相关领域人才,积极把我们身边日用而不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阐释好、弘扬好。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其中,进行有效监督和把控,既要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化作用,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
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力度。要在学校教育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积极探索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教育部门要联合权威教学研究机构同向发力,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不同媒体也要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并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传播的新景象。
要注重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转化。新时代是一个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也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也要与民主和法治社会相结合,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类的需要,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注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要加强引导和宣传,相关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广泛宣传,吸引有志于传统文化的人士加入。同时,政府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待遇,确保专业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对那些传承濒临断绝的传统文化要加紧抢救和保护,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形成电子档案,与相关的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要注重发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旅产业。必须找准市场切入点,培育壮大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创产业和经营主体,探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于县级层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县级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文化项目开发。扶沟县可以统一打造以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大程书院、蔬菜博览会为龙头的红色、古色、绿色“三色”文旅项目,形成新的文化品牌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扶沟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