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小明(化名)因自伤行为,被父母带到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
据了解,小明因学习压力较大,产生了情绪问题,进而出现用指甲掐自己、用刀片划皮肤等自伤行为。“一些青少年没有自杀倾向,却会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非自杀性自伤,小明就是这种情况。”市第六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主任王前勇接诊后表示。经过治疗,小明不再有自伤的想法。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有很多青少年都有(曾有)自伤现象。在美国,有这一行为的青少年比例达49.5%。非自杀性自伤虽然不以结束生命为目的,但自伤行为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提高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重视程度。
王前勇说,青少年出现自伤行为,最常见的原因是缓解自身负面情绪。青少年往往缺乏有效的自我情绪调节方式,当遇到自己无法面对的事情时,便可能以自伤行为去摆脱负面情绪。自伤也可能是青少年自我惩罚的表现。此外,也有一些青少年通过自伤行为在身边人群中获取“存在感”。
王前勇提醒,当青少年出现自伤行为时,要立刻阻止他的行动,并及时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评估其是否需要接受系统性心理治疗。同时,要理解他们的行为,了解在自伤行为背后青少年所承受的压力,不能以否认或指责加深他们的痛苦。王前勇说:“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设身处地看待这一现象,多倾听、多鼓励,帮助青少年面对并解决问题,和他们共同成长。”(郑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