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是一种心态,表达的是一种对现实工作、生活状态的自我感知和精神富足;知不足,是一种姿态,表达的是对自身短板不足的冷静思考和清醒认知;不知足,是一种状态,表达的是对事业、对未来的矢志奋斗和不懈追求。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辩证关系。
要有知足的心态。《道德经》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这就启示我们,要涵养知足的心态,心怀感恩、珍惜当下,知足于现实中俭朴生活和既有所得,不让自身陷入盲目攀比、肆意争风的泥潭,从内心深处竖起对形色物质、纷杂诱惑等外界围猎的“防火墙”,不被物质欲望裹挟,不被功名利禄禁锢,做到知足常乐。知足并不意味着躺平摆烂,它是一种基于现状、真诚坦然的内心富足,是一种抵制歪风、自我约束的道德品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对事业的敬重,不随波于物欲横流的当下,不放浪于乱花迷眼的诱惑,不动心于纸醉金迷的物质,以内心的充盈和精神的富足,达观处世,强大自身,稳扎稳打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要有知不足的清醒。知不足,不仅是一种敢于审视自省的品格,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高明。每个人都是独特、自主的个体,每个人身上都有鲜明的特点和长处值得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既要看己不足、容人短处,也要看人长处、学人之长。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我们要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敢于向自身开刀、拿自身破局、跟自己斗争。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学历高而阅历浅、想法多而办法少、干劲足而韧劲缺、活力强而定力弱等短板,时常反省自身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足和问题。要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主动同先进对标、向榜样看齐、与优秀为伴、跟模范同行,学习他们勤学善思的态度、踏实肯干的作风、敬业奉献的品格、灵活高效的处事和厚重和善的为人,才能在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要有不知足的劲头。知不足而自省,不知足而奋进。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中华儿女进行开天辟地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兴国大业、翻天覆地富国大业、惊天动地强国大业的伟大历程,处处都蕴含着不知足、不止步、不停歇的思想指引和行动自觉,处处都彰显着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崇高品格和事业追求。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追求,就是敢拼敢抢、向涛而立,永葆初心、矢志奋斗。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不我待,既不能仰仗着过去的点滴过往和所谓成就自以为是,更不能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一定要把小我融入社会发展之大局、民族复兴之大势,准确洞察和科学把握当前的时代背景、外部环境和发展愿景,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思想状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对于问题和瓶颈善于迎难而上、破冰攻坚,对于工作和事业善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障碍和难题善于破立并举、敢闯敢试,才能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前顶得住、扛得住、立得住,才能在大有可为的伟大历史机遇中施展拳脚、大有作为,才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添光彩。
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思想伟力,持续强化思想武装,科学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的总目标、“六个坚持”的原则遵循,重点加强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一战略部署的学习、钻研和思考,立足自身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拉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质效,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好的作风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出新、更出彩,努力为改革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纵深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周口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