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志新
“最近这一年来,我弟弟能下床走动了,有时候还能到村里的街头转一转。不过,还需要有人跟着他,不然他就找不到家。”2月25日,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行政村油坊庄自然村50岁的石海霞提起弟弟石海光的变化,十分欣慰。
石海霞是2022年下半年“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她2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智力障碍弟弟的感人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
1978年,石海光出生时本是一个健康的孩子。然而,他几个月大时,一次意外从婴儿车上重重摔下,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延误治疗,最终导致一级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从此大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
石海霞自幼便和父母一起照顾弟弟。时光如梭,石海霞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她的父母与她商量,希望她在本村找个婆家,以便将来接替他们照料弟弟。
石海霞理解父母的爱子之情和苦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1998年,石海霞与同村的崔建厂结婚。婚前,石海霞就与崔建厂约定:两个人结婚后,如果父母无力照顾弟弟,他们就要担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崔建厂被石海霞的姐弟情深打动,欣然应允。
然而,命运多舛。石海光20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先后离世。从此,石海霞就接过了照顾弟弟的重任。
石海霞和崔建厂一直记得当初的约定,为了方便照顾弟弟,他们搬回娘家同弟弟一起生活。石海霞每天为弟弟做饭、喂水、清理大小便、按摩翻身……
就这样,石海霞一坚持便是27年。
27年来,石海霞省吃俭用,几乎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也很少为家里添置东西,把大多数时间和关爱倾注到弟弟身上。
石海霞说:“我已经习惯了。若弟弟吃不饱、渴了饿了,我心里就难受;出门时,挂念的也是他。”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但石海霞作为姐姐,担起的责任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海霞用坚韧和执着,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人间真情。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