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志刚 王松涛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川汇区李埠口街道大杨楼行政村大杨楼自然村,看到宽敞干净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照亮夜晚的村庄,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一应俱全,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如今村里的环境好太多了,以前可不是这样。”70岁的村民杨金贵深有感触地说。
杨金贵的儿子在外地工作,每年春节都要回家探望老人。“过去村里的路不好,特别是下雪后更难走,儿子只能把车停在村口,拎着东西深一脚浅一脚走回家。现在路修好了,儿子回来可以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方便多了。”杨金贵说。
据杨金贵介绍,如今,村里还铺设了雨污管网,治理了坑塘,建起花坛,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全覆盖,村容村貌彻底改善。
“大杨楼行政村下辖6个自然村,过去基础薄弱、设施落后。”村党支部书记高金义说,2024年该村划归川汇区管辖,村“两委”班子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政策扶持+集体自筹”模式筹集资金,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截至目前,全村累计硬化道路3000多米,铺设管网6000多米,治理坑塘6个。
与此同时,该村启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高金义身先士卒,每天天不亮就召开党员干部碰头会,分区域、定任务,带领干部群众奋战在整治一线。
人居环境整治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不少村民习惯在房前屋后堆放柴草或种植蔬菜,给环境整治带来阻力。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70岁的杨长红、63岁的杨学领等老党员带头清理门前杂物,并和村干部一起逐户走访、宣传动员。“老党员带头清理自家门前,我们还有啥理由不配合?”在示范带动下,村民们自觉清理了家门口的杂物。
“自去年12月以来,大杨楼自然村每天出动2台钩机、3台大篷车,组织40余名干部群众,对街巷、坑塘等区域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整治。”高金义介绍,目前,韩庄、高店两个自然村已完成道路翻新、路灯安装及健身活动区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引擎加速启动。今年春节,一名在广东经营茶具生意的村民返乡探亲,高金义主动登门拜访,介绍家乡发展,寻求合作机会。这位村民被高金义的言语打动,初步计划在家乡投资建厂,设立展厅,并开展网上直播销售。
此外,总投资5000万元的高山顶农业综合生态园项目于春节前正式立项。这一占地700亩的农旅综合体将融合林下经济、农业采摘、特色餐饮、露营烧烤、生态农场、民俗体验等多元业态,未来有望成为周口市区东南部吃喝游玩的网红打卡地。“我们要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高金义说。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