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晨
“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我们觉得很开心。”周口市志愿者协会星光志愿者服务队长期帮扶贫困大学生群体。多年公益实践中,服务队不断收到受助学子的感谢信,每一封都承载着温暖的双向奔赴。
记者看到了小凡(化名)的信,信中写道:“考入大学后,我始终牢记星光志愿者叔叔阿姨的叮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未来我想成为一名医生,用所学医术回报社会。”
小凡的成长轨迹正是服务队帮扶成果的缩影。2021年她被江苏大学录取时,学费和生活费一度成为难题。服务队志愿者第一时间将助学金送到她的家中,并持续关注她的学业进展。
“志愿服务的真谛,是在困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服务队队长靳海廷说,“当看到受助学生成长为能反哺社会的人才,我们更加坚信这份事业的价值。”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句歌词,激励着靳海廷从少年时期就投身公益。2014年,他和几个朋友发起成立周口市志愿者协会星光志愿者服务队。在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周口市委、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志愿者协会等部门的支持下,如今这支队伍已发展至531人。
“奉献一份爱,点亮一颗心,快乐我自己,是我们做公益的初心。”靳海廷说。在多年的志愿者服务实践中,他们探索出了三种帮扶模式:一是建立“月月捐”长效机制,由志愿者每月自发捐款,积少成多汇聚爱心。截至目前,已募集善款20余万元,资助40多名大学生。二是与团市委合作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每年定向资助20名贫困学生,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三是将物质资助与精神关怀相结合,不仅提供学费支持,还定期组织志愿者与受助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规划未来。
靳海廷介绍,未来星光志愿者服务队将深化帮扶工作,扩大资助覆盖面,通过联合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提升“月月捐”的社会参与度,让更多学子受益;实行“造血式”帮扶,除了资金支持,还将提供实习岗位、技能培训等资源;建立受助学生成长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轨迹,邀请优秀毕业生反哺公益,形成“资助—成长—回馈”的良性循环。“我们希望不仅帮助孩子们走进校门,更要扶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让志愿服务的火种在传承中越燃越旺。”靳海廷说。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