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3月26日
第05版:卫生与健康 PDF版

减肥要读懂“饥饿密码”

许多人在减肥的道路上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应对饥饿感。饥饿感看似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机制。今天我们就来探寻“饥饿密码”。

脑性饥饿

大脑是食欲调节的中心,当血糖水平下降时,大脑会通过释放特定的激素,促使人们进食。然而,由于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以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很多人会出现调控食欲的激素失衡,导致食欲异常亢进。同时,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失衡也可能引发饥饿感。应对脑性饥饿,规律饮食是关键。要每天按时进食,避免血糖大幅波动。选择高膳食纤维、高优质蛋白的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都可以减少饥饿感。

胃肠型饥饿

有些胃肠疾病,如胃溃疡或慢性胃炎,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持续的饥饿感。如果怀疑是胃肠疾病导致的饥饿感,应及时就医检查。饮食上,应避免摄入辛辣、油腻食物,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饥或过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可改善胃肠功能。

情绪性饥饿

许多人在压力大、焦虑或抑郁时,会通过进食来缓解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性饥饿。此时,食物成为情绪的寄托。应对情绪性饥饿,应尝试找出导致情绪产生的根源,找到替代行为来缓解情绪,如散步、听音乐、写日记等。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低基础代谢

一些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低,身体消耗能量的能力较弱,即使摄入的食物量正常,也可能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增加身体活动量是提高基础代谢率的有效方法,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此外,要保证每晚7小时左右的高质量睡眠。

(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梁凌霄)

2025-03-26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70070.html 1 减肥要读懂“饥饿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