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猛 孙靖
“真没想到镇卫生院的条件会这么好。”近日,一位到西华县逍遥镇卫生院看病的群众感慨地说。
作为县域医疗的“神经末梢”,近年来,逍遥镇卫生院通过深化医共体改革,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链,创新家庭化产科模式,走出了一条“强基层、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全新的面貌为周边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医共体赋能,中医药服务“活”起来
“没想到中医这么有效果,我刚来的时候左胳膊根本抬不起来,通过针灸治疗,现在不疼了,能抬起来了。”到逍遥镇卫生院看病的赵水田此次接受的是中医疗法,通过治疗他感叹地说,“镇卫生院的这个中医门诊建得真好,医生的水平真高。”
步入逍遥镇卫生院的中医门诊楼,记者看到两层高的楼里全部设置为中医科室。大厅内的中医文化墙上,经典药方内容与中药炮制工艺元素相映成趣,氤氲药香浸润整个空间。镂空屏风后,就诊群众有序等待,身着白大褂的两名医护人员正依据处方,在柜台里熟练抓取中药。
“这栋楼里设有中医诊断、针灸、推拿等科室,关于中医方面的诊疗都可以在这里进行。”逍遥镇卫生院院长李奋翔说,整个中医门诊的面积约600平方米,由县中医院长期派驻中医专家坐诊,共有8名中医师、6名康复治疗医师、2名中药师,可提供艾灸、熏蒸、蜡疗等25项特色中医服务,同时常备330多种中草药,以满足患者用药需求。2022年,该卫生院中医门诊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中医馆,是对其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高度认可。
据介绍,逍遥镇卫生院通过开展“治未病”健康讲座、药膳体验等活动,使辖区群众的中医药知晓率达85%以上。目前,该卫生院康复理疗门诊每日可接待患者近百名,依靠25项中医适宜技术能让腰腿疼痛患者“随治随走”,提供的中药代煎服务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
家庭化产房,见证生命诞生新温情
“咔嚓——”随着快门的声响,逍遥镇卫生院家庭化产房里一张全家福在此定格。
“真没想到俺这的乡镇卫生院会有家庭化产房,条件还那么好,花乡级医院的钱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的水平,真不错。”原本计划去县城做产后修复的岛佳乐,因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而喜出望外。
家庭式助产服务是逍遥镇卫生院的又一特色。600平方米的家庭化产房服务中心设有6张床位,提供单人分娩间。医院鼓励家属全程陪伴分娩,从产妇入产房至产后,家属可参与新生儿诞生、断脐等珍贵时刻。专业助产士会悉心指导家属陪伴技巧,改善孕产妇待产和分娩体验,为产妇提供家庭般的温暖与专业呵护,让新生命的降临充满温情。
西华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刘婷作为医共体建设派驻人员,在逍遥镇卫生院服务时表示:“我们配备专业团队打造‘待产—分娩—康复’一体化服务,全程有家人陪伴和医护人员护航,产妇既能感受家的温暖,也能获得安全感。”结合中医产后康复技术,该科室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分娩服务体系。
医防融合,构建全域健康生态圈
“过去打‘120’,救护车40分钟才能到俺这,现在不到10分钟就能到。”逍遥镇群众感受到的这一变化得益于西华县医共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西华县卫生健康委在逍遥镇卫生院设置有急救站,县指挥中心直接派单到卫生院120调度室,急诊团队接单后3分钟内即可出车,接诊时间大幅缩短30分钟。
“不要小看这缩短的30分钟,它能极大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李奋翔介绍,该院急救站拥有300平方米空间和10张床位,15名急诊急救医护人员与2辆急救车随时待命,为西华西部乡镇及周边地区的急诊病人构建起一条高效的生命通道。
作为医共体改革的“神经末梢”,逍遥镇卫生院通过“三高基地+三高之家”模式,组建9个家庭医疗团队为30万居民提供慢病管理。智慧化中西医辅助诊疗系统显著提高了基层首诊准确率。
在主动健康管理中心,居民可享受“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李奋翔表示:“我们正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同比提升18%,家庭签约服务满意度达97%。”作为城乡居民医保及职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逍遥镇卫生院服务覆盖本镇5万余人,并辐射周边5个乡镇及商水、临颍、鄢陵等地30余万群众。医院设有20余个科室,配备CT、DR等先进医疗设备,2023年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现已具备二级综合医院服务水平。在医共体改革的推动下,逍遥镇卫生院正凭借中医、产科等特色医疗服务,为广大群众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成为基层医疗发展的典范。
正如逍遥镇卫生院大门前的标语——“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该院兜牢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网底,成为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典范,在构建公益性医疗卫生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