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5年03月27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淮阳冯塘:万亩药田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声”(百名记者大走访)

□ 记者 刘彦章 田松平

仲春的淮阳区冯塘乡,青绿麦田与黑色农膜交织成现代农业图景。在代楼村的20亩丹参田里,随着35岁的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邱科轻掀地膜,一截红褐色植物根茎跃然眼前。“这丹参腊月下种,眼下正是萌芽期。”邱科的指尖带着春泥,言语间满是期待。就在昨天,安徽亳州药商提出的20万元“点地”邀约余音未散——这种“订单农业”新模式,正在冯塘乡的田野间谱写产业变奏曲。

五载耕耘,中药材产业在这里实现“三级跳”:从代楼村试点到35个种植大户引领,由“企业+协会+农户”模式催生万亩基地,最终形成跨省域发展的5万亩种植版图。

在邱屯村的中药材加工车间,蒸汽氤氲中正演绎着现代化转型的动人故事:20座智能化烘干房吞吐药材,碳棒控温技术让鲜品4天时间变成干品。68岁的孙大娘边分拣药材边笑着说:“干这活省劲儿,一天能挣五十多块,比到城里干保洁强多了。”

产业链条在冯塘乡实现双重延伸:横向推进品种多元化——丹参、白芷等十多个品种错茬种植;纵向深化立体开发——小桃红实现全身入药,亩产增值至2000元。此外,丹参二次采收也带动了该乡富余劳动力增收,根据工作强度每人每天能挣一百元甚至数百元。

“这是透骨草,种子叫急性子,花开是凤仙。”中药材经营大户邱瑞华对记者说,他从平顶山运回新鲜草药,经本地加工后直供亳州市场。

如今,淮阳区瞄准中药国际化新趋势,依托毗邻亳州的地缘优势,决定启动冯塘中草药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将40余亩的核心区打造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投资升级精深加工链条,打造“种—加—销”一体化产业生态。

据该乡党委书记付中阳介绍,他们还同步发展食用菌、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矩阵。站在待建的冯塘中草药特色产业园地块前,付中阳坚定地说:“一定要让中药材成为乡亲致富的‘金钥匙’。”①7

2025-03-27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70100.html 1 淮阳冯塘:万亩药田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声”(百名记者大走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