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晨 杜营营
清晨四点半,晨曦初露,大多数人仍沉浸在梦乡之时,一群身穿红马甲的身影已悄然忙碌于厨房的烟火气中。淘米、煮粥、洗菜、切菜、起锅……这一系列看似平凡的动作,在周口市慈善总会爱心粥屋工作委员会(简称爱心粥屋)的志愿者手中,化作了温暖人心的力量。
8年来,他们坚守着“一碗粥温暖一座城”的朴素梦想,风雨无阻,为城市的环卫工人送上了一份份热腾腾的关怀。
清晨六点,天边泛起鱼肚白,位于黄河路与六一路交会处的爱心粥屋前,环卫工人已经在此排起了长队。志愿者分工明确:登记、递馒头、盛粥、盛菜,一切井然有序。
“我每天都来这里,喝一碗热粥,吃几个馒头,感觉心里暖暖的。这是对我们辛勤工作的最好慰藉,真心感谢这些志愿者。”今年68岁的环卫工人李阿姨感慨地说。
据爱心粥屋负责人邓文英介绍,爱心粥屋的物资来源广泛,众多爱心企事业单位、企业家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长期慷慨捐赠,从米面油到蔬菜,再到善款,每一份物资都凝聚着社会的温情与关怀。
自2017年成立以来,爱心粥屋的志愿者团队逐渐发展壮大。他们中既有十几岁的青少年,也有七十多岁的长者,还有不少家庭利用假期带着孩子一同参与,共同传递爱与希望。“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选择如何赋予它意义。”志愿者于学美说,“做志愿者,让我们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力量。”
除了日常的粥屋运营,爱心粥屋的志愿者还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在团市委援助贫困学生的“圆梦行动”中,他们为贫困学子送去了助学金和学习用品;在中华慈善马拉松赛、省运会、残运会等大型活动中,他们担任志愿者,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在爱心粥屋,每一碗热粥都承载着志愿者的爱与关怀,每一句问候都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我们矢志不渝,继续致力于将爱心粥屋构筑成环卫工人的温馨港湾,打造成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生动课堂。”邓文英说,愿这碗满载爱心的热粥,能够成为周口这座城市的一张温暖名片,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