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华中
戈是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一类武器,戈由戈头、柲、柲冒(帽)和钅尊 构成。考古上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金属的戈头,戈头一般由援、内、胡、阑组成。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内有纳入之意,是戈尾部横向伸出的部分,呈榫状;胡是指由援向下转折延长的弧形部分。并不是所有的戈都有胡,商代的戈就多为无胡戈。另外,商代晚期还流行一种銎内戈,内部呈銎孔状。内和援之间的凸起部分称阑。为防止钩啄时戈头脱落,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内与胡上有穿(即孔眼),可以穿系皮条将戈头捆扎在上,保证戈头不至于在实战中脱落。
使用上,戈主要向内钩杀,故文献称为“勾兵”,有钩、啄、击三种杀法。钩杀即用戈的下援钩击;啄则是用戈的前锋刺杀;是用戈的上援击杀。
关于戈的起源,一般认为是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来。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至少是距今3500年的制品。在商朝,戈的使用已经极普遍。战国晚期,骑兵冲锋代替了车战,戈逐渐被淘汰,因此戈到西汉以后已绝迹。
戈头的形制很多,大致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銎内戈等。戈头的形制是在实战中不断发展的,商周时期的銎内、曲内戈由于在相互钩挂中容易脱落,因此逐渐淘汰(安装方法)。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之间有阑,并增加了胡,与柲结合得最牢固,因此得到发展。
戈柄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不同,有短戈长戈之分。一般说来,车战用的戈长,步战用的戈短。如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的戈长者为3.03~3.14米(约为身高的两倍),短者为0.91~1.40米,但最多不超过战士身高的三倍。材料除了木质之外,此时还采用了“积竹”的作法,即中间用木质作芯,外面围裹竹篾,并用丝布或丝线紧缠,然后在表面髹漆,使得戈不但牢固而且富有弹性。柲呈椭圆形。下面根据周口市博物馆所藏的几件商周时期的青铜戈对商、西周、春秋、战国不同时期青铜戈的特点进行描述。
商代早期的青铜戈的上下刃不甚发达,以戈锋为主要杀伤部位,但直内戈有了便于绑缚的上下阑。援较前期更宽一些,尤其是援的下一侧近阑处宽侈而略下垂。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戈的样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克服戈头在战斗中容易陷入柲中的缺陷,商代铜戈开始出现上下阑,以确保戈头与戈柲捆绑得更为牢靠。
商代晚期是戈发展的重要时期,青铜戈的样式更多,有直内、曲内、銎内、三角援、条形短胡戈等。其中,条形短胡戈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戈。援体狭长,有胡,胡上有一穿或二穿,阑也比较长。这种形制的戈可以说是正宗的戈,在今后的一千多年中,它成为青铜戈的主导形制。在商代晚期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制——銎内戈,这类戈将内部铸成圆套,将戈柲装在銎中防止脱落,此种安装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啄击时戈头的松动和后陷,因此在以步兵为主的商代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此类戈在钩杀时,戈头极容易从戈柲上脱落,因而在商代以后随着战车的逐渐流行,戈钩割的功能需求上升而渐渐式微。商代青铜戈的形制以无胡戈为主,兼有少量有胡戈,胡的作用主要是固定柲,并不强调钩割功能,这与商代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组织形式相适应。
周口市博物馆收藏的商早中期铜戈有两种:一种通长25厘米,阑宽7.5厘米,内长6厘米,阑厚0.9厘米,重342克,直内,在阑部偏上处,较宽,阑部突起,援较宽,较长,无胡,无穿孔。另一种残长15.2厘米,宽8.1厘米,厚0.9厘米,重270克,内残,无阑,三角援,援长有多处磕缺。
周口市博物馆收藏商晚期铜戈有两种:一种通长20厘米,宽7厘米,内长7厘米,阑厚0.7厘米,重237克,直内,较宽,在阑部偏上处,内部有一穿孔,内后部带有纹饰,阑部突起,援呈长条形,但是较短,援长有多处磕缺。另一种通长22厘米,宽6厘米,内长6.5厘米,厚2.2厘米,重281克,直内,援和内相交处有一圆形銎,援呈长条形,但是较短,略见有胡,援长有多处磕缺,銎部残断。
总之,商代青铜戈早期主要特征:有栏;直内或曲内,位置多偏援本上部;援稍宽短;均无胡;内的位置偏上,内援上部基本在一条直线上,一般也无侧阑,开始出现曲内戈。中期主要特征:器身缩短;援内交界处出现侧阑;多数戈内偏于援本上部;三角援戈很流行。晚期主要特征:有栏;内偏于援本上部;援更宽短。有胡戈出现并流行,胡上有穿。偏早时有岐冠曲内戈。偏早时出现在銎内戈,后来出现带柲冒的銎内戈。
西周之后,车战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战车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和快速迅捷的机动能力成为战场的核心。用以装备步兵的无胡戈由于杀伤的主要部位是戈锋,其攻击方式是啄击,集中于一点,在高速行驶的战车上是很难掌控,因此无法适应车战的要求。有胡戈相对于无胡戈而言有着强大的钩割功能,在战车上可以横扫一片,通过钩割杀伤敌人,更有利于发挥战车的杀伤力,因此有胡戈的铸造数量日益增多,逐渐取代无胡戈,成为军队的基本配置。周口市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戈一种:通长21.5厘米,宽7.8厘米,内长5.5厘米,阑厚0.7厘米,重229克,直内,条状,内和援在一条线上均偏上,在阑部有一穿孔,阑部突起,尖圆锋,舌状援首,援呈长条形,短胡。
西周早期,戈基本承袭商代晚期形制。条形短胡戈,和商代晚期有所差异的是此时援更狭长些,锋部呈三角形,较尖锐。有的援中线起脊,中间拱起,内靠近栏处也有数条脊棱,使得戈更为坚固。为加强其钩击效能,戈头与柲由垂直相交,逐渐加大角度,改成大于90°的钝角。西周晚期的圭援戈,在援与胡交界处向外突出而尖锐。这大约是为了钩杀时更有杀伤力。这种形制的戈在当时的燕国很流行。
西周青铜戈早期主要特征:尖圆锋,舌状援首;弧胡,常带有刺,此时刺较圆钝。中晚期主要特征:中期援首近三角形,胡下端有微折;晚期有圭首援戈,援锋部呈等腰三角形,多数胡下端有方折角。
从西周末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戈的形式较多,更富有杀伤性。一种是圭援戈,它与早期相比,援显得狭长。早期援上刃斜直即略有内凹感,而此时上刃较平直,甚至向外侧稍凸起,像绷紧的弓背,而下刃也向内一侧微凹,整个援部给人以中间鼓、两头稍低的紧绷感,更有杀伤力。此时胡也比早期长,而且有继续加长的趋势。
总之,春秋时期青铜戈的特点:流线型,锋首,尖圆,中部稍细,胡下端多方折。春秋早期,戈同西周晚期,有大量圭首戈。
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发展到了顶峰。狭援长胡戈的援,比春秋时更加狭长,上刃略拱起,中间有脊突起,而胡部锋刃处齿状的突起两处,显然在钩杀时更具威力。还有一种新型的内刃戈,援部如上式,只是整体更弯曲些,而与胡交界处内收得非常厉害,也是为了增加钩杀时的力量。胡部有突起的两齿甚至三齿,特别的是其内很长,三面皆有刃,有的上翘如刀。它们有的单独出土,也有的装在戟上。这样挥动戟柄,援部可以钩杀,反过来内也可以杀伤敌人。
战国青铜戈早期主要特征:细流线型援,锋尖,方折胡较少。中晚期主要特征:援上扬,外侧略呈弧形;援下刃处、胡中部内侧各有一个锋利的棘突形成曲弧刃,前锋尖锐;近阑处设四狭长方穿,上端为三角形的尖角,长内上扬,外有三角形斜长穿。除援、胡之外,胡的下端,内的三面皆设刃,刃皆有折线,锋利异常。另外,大部戈体保持铜质本色,从中可以观察到精良的铸作技术。显然,此戈为实用兵器,具有极大的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