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骨文里,“年”是一个会意字,字形是上“禾”下“人”,意思是农人载禾而归。年这个字,至于什么时候有了庆贺的意思,且这庆贺365天周而复始地固定在正月初一,我没有考究,大概是始于距今五六千年的夏朝,所以现在与公历并行的农历(或称阴历)又叫夏历。
夏朝有了文字吗?我们都知道甲骨文字在商朝出现是事实,虽有人也考证某个山洞里文字图画来自于夏朝,毕竟证据有些模糊。想必是文字出现之前,庆贺一年一度的丰收,已经在先民的生活中有了约定,于是就有了“过年”的说法。上古时期先民过年,未必如现在过年这么隆重或者说有气氛,但可以肯定地说,喜欢热闹是人的共性,甚至包括所有的生物都会有欢乐的需求,也许仅有生理上的。与别的动物相比,人类才有过年的愿望,并且也能子孙后代传承下来,如此,便形成了文化。有了文化,也就慢慢有了文字——文字的功能是记录文化的。
最初的过年,我们不难想象是一个族的人,杀几头猪,宰几只牛羊,围着一堆篝火,吃着烤肉,又唱又跳。以后的过年诸如贴春联、放鞭炮……那应该是到了汉唐时期发明了纸张与火药之后吧,百姓过年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