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珍
转换时空,穿越童年,我?还带着母亲?不可能,开个玩笑而已。端午节那天,我只是带着母亲去了一趟川汇生态游乐园,看到了久违的散养的鸡鸭鹅,还见到了小狗、小羊、小兔……到桃园摘新鲜的桃子,还让母亲坐了一回旋转木马……别说母亲,就是我,也有一种穿越回童年的感觉。
母亲1944年春天出生在当时的淮阳县刘振屯乡尚庄村,童年是在战乱和饥饿中度过的,但小村庄的鸡鸣狗叫、春种秋收还是很美好的,母亲也常常怀念她的童年时光,日子虽艰难,但大自然的恩赐却让母亲念念不忘,母亲至今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感恩和爱恋的心情。听母亲讲,她小时候是在她姥姥家度过的,太姥姥家是淮阳县小苏庄的,也就是现在的太昊陵一带。母亲对蔡河和龙湖很熟悉,她常说她是在蔡河和龙湖边长大的,蔡河和龙湖带给她的是美好和有趣,太姥爷经常带她撑着小船去蔡河和龙湖捕鱼,特别是夏天,芦苇长起来了、蒲菜熟了、荷花盛开了……太姥爷的小船在芦苇丛中穿梭,摘蒲菜、捕鱼虾、逮水鸟……母亲在小船上背着小背篓,头顶荷叶,手拿荷花,看鱼跃鸟飞、荷叶田田、蜻蜓飞舞……太姥爷不时地把鱼虾装进她的小背篓,有时还能逮一两只水鸟给她玩,遇到蒲菜就再采摘些带回家做菜、蒸馍……到了冬天,芦苇、荷花都枯了,蒲菜没了踪影,摘藕登场,捕鱼继续,蔡河和龙湖又是另一番景象,这是贫苦而艰难的中国农民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一份生活汲养,他们爱这份汲养,也更爱那片提供汲养的水土。母亲讲这些时,能感觉到她是自豪和满足的,我是有些羡慕的,母亲描述的那幅蔡河和龙湖生活图太美丽了。母亲再大些就回到了尚庄,那里有成片的花生地和麦田,还有桃树和梨树,是这些养育母亲一天天长大,母亲爱那片土地上的庄稼、瓜果和生灵,也爱蓝天和绿水,她认为那是大自然的恩赐,她一直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2018年夏天,母亲在北京做乳腺癌手术,为换药方便,住在了医院附近的宾馆里,宾馆对面有个公园,从宾馆的窗口望过去,公园里湖水清清,柳树婀娜,有一种江南水乡的味道。有一天,天有些阴,很快就下起了小雨,我陪母亲坐在宾馆的窗口往外看,只见柳叶飘飘、湖水荡漾、烟雨濛濛……就像一幅唯美的水墨画。母亲强忍伤痛,平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然后对我说:“死并不可怕,只是大自然是神奇的,花花草草生长着,小猫小狗生长着,小鱼小虾生长着,还为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大自然太美好了,人留恋的是大自然,舍不得离开大自然……”我惊诧地看着不识字的母亲对生死的理解和对大自然的认识,这是多富诗意的感慨啊!其实,母亲是坚强的,加上这次乳腺癌手术,母亲一生已做四次大手术,但母亲都奇迹般地战胜疾病,活了下来。所以,我并不担心母亲想不开,而是非常佩服她平和的心态和旺盛的生命力!每一次手术,母亲都没有惧怕过,反倒是她安慰我们兄妹不要害怕。她也从不惧怕谈论她的病情,和医生很好地沟通,和病友相互鼓励,一次次与死神较量,活出了她生命的精彩。即便是乳腺癌,她也一如既往地镇静,该吃吃该睡睡,没有不安,也没有抱怨。其实,我们这次是想瞒着母亲的,毕竟已70多岁了,担心她经不起折腾了,并没有告诉她真实的病情,但她不迷糊,知道自己得了不小的病,不然,我们不会带她到大城市治疗。她不问,我们也不说,但她不害怕,她相信医生,相信现在的医疗技术。这就是母亲,面对困难和疾病从不害怕并与之抗争的坚强者。我一直都惊诧母亲的坚韧,自从听了母亲对大自然的认识后,我明白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爱。不屈服于命运,并与之抗争,她就是生活的强者,也是自然的强者。
母亲乳腺癌手术后恢复得很好,两年里,她从没有把自己当一个病人,生活自理,热爱劳动,喜欢种些花花草草、瓜果蔬菜,她看着地里生长的东西开花结果,兴奋得像个孩子,她不厌其烦地打理生活、收湿晒干。到了冬天,她就用晒干的豆角、萝卜叶子、藿香叶等干菜蒸包子,用花生、豌豆、绿豆等煲粥,用萝卜、白菜、辣椒等腌菜,调剂着我们的生活。遇到病友,她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她的抗癌经验;遇到有困难的人,她物资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鼓励;遇到流浪的猫狗,她都会拿食物喂它们……她爱她的家,她爱她的子孙,她爱养育她的那一方水土!
母亲热爱大自然赐予人们的一切美好事物,感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向小康生活,所以,她是幸福的、快乐的!她从不觉得劳动辛苦,反而认为劳动能带来幸福的生活,她愿意劳动,她也愿意到大自然中感受那份自由和舒适,所以,我们也常常带她去周边转转看看。
今年端午节,我带着母亲来到了川汇生态游乐园,当她看到桃园里奔跑的小兔、卧着的小狗、觅食的小鸡、蹒跚的鸭鹅时,竟和她的小孙子和重外孙女一起高兴地和这些小动物打招呼,真是可爱。我们还在桃园里摘桃,在菜园里摘黄瓜、豆角、甜瓜……一起找到了田园生活的场景。在游乐场,我让母亲坐坐旋转木马,她也不拒绝,在悠扬的乐声中,我们一家四代人同在旋转木马上享受幸福的“童年”,母亲笑了,孩子们笑了,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