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3年01月10日
第A08版:大健康·科普 PDF版

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多,感染的症状也逐渐被市民们所熟知。近两天,有关“沉默性缺氧”的症状以及老年人“沉默性缺氧”开始在网络上传播。

那什么是“沉默性缺氧”?“沉默性缺氧”有何危害?在家庭护理中,如何识别和应对“沉默性缺氧”?

什么是“沉默性缺氧”

肺部主要执行维持生命的气体交换任务,吸气时为全身每个细胞提供氧气,呼气时清除二氧化碳。当血液成分不足(贫血)或血液中氧含量低(低氧血症)都可导致组织供氧不够,这就是缺氧。缺氧时,通常呼吸频率会增加以提高吸入气体量,这也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报”。另外还存在一种情况,即机体血氧含量已经下降,却没有同时发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信号,这种“悄然无声”的缺氧就是“隐形缺氧”,也称为“沉默性缺氧(silent hypoxia)”。

身体缺氧却未能及时发出“警报”,会对人体的重要器官造成无法修复的致命损害。在现实中,“沉默性缺氧”的患者看起来状态还行,但血氧饱和度可能已降到70%以下。

哪些老人需要注意

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恶液质等高危患者都需要高度注意。部分老人感染新冠时,上呼吸道症状不严重,发热不明显,甚至低体温,但是病毒载量持续阳性,转阴慢。老人可能在不被察觉中出现双肺磨玻璃样炎性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在家中,通过指脉血氧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是识别“沉默性缺氧”经济有效的选择。如果发现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一般低于93%)或出现精神萎靡症状时,应及时带老人就诊。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变色(变红或变紫)、出现发绀(嘴唇颜色从自然色变为蓝色或紫色),以及耐力下降(轻度体力工作、平地步行100米或上2层楼就会大量出汗或气短)等方式识别“沉默性缺氧”的发生。

什么情况要及时就医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失能的老年人,陪护的家人一定要定时监测好体温、心率脉搏,还有外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家人可以先了解老年人整体的基础状况是怎样的,比如平时的基础心率是多少,基础的血氧饱和度是多少,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密切监测,第一时间察觉有无明显变化。如果这几项指标都比较稳定,那就没有关系。如果出现不稳定,特别是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要及时送医院就诊。就诊越早,救治的成功率就越高。另外,老年人通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比如慢阻肺、哮喘、冠心病、糖尿病等,如果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基础疾病本身出现加重的情况,特别是呼吸系统的慢性基础疾病加重,也要及时送医就诊。

对于年龄超过80岁、有多种基础疾病而且基础疾病本身控制得就不好,也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家人在观察这些指标的时候要更加细心,如果出现问题,送医要更及时。(记者 郑伟元 整理)

2023-01-10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90991.html 1 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