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会响锣”河南省项城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以铜锣为道具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在河南省项城市,尤其是官会镇流传甚广,至21世纪10年代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清代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体察民情,安徽、河南、山东一带的官员到官会迎接。当地村民将锣和舞蹈连在一起,编排出“响锣舞”以欢迎皇帝。舞蹈得到官员和民众的一致认可,就此形成固定样式,代代相传。数百年来,“官会响锣”一直活跃于豫东广大农村地区,在红白喜事和庙会庆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地方民众的喜爱。2008年,“官会响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官会响锣”的传统表演套路为“二郎担山”“青蛙啃泥”“寇准背靴”等。在打法上借鉴了戏曲,民间艺术中打击乐演奏技巧,在乐器配置上加进了大鼓、大钗、大铙、小锣、堂鼓等打击乐器,不仅丰富了音乐表现力,而且更加烘托出大锣独特的演奏魅力,增添了韵律。
该项目历史悠久,仅姓王的一家就祖传十辈之多,若按每辈30年计算,起码有300多年历史,官会响锣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盛于清初。
“官会响锣”作为全国稀少的以锣为道具舞蹈的非遗项目,先后发展传承队伍4支,传承人群已达100余人,开展宣传展演活动,已成为当地文化宣传的标志性品牌。
记者 王俊祥 通讯员 李建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