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是周口清代、民国时期金融、贸易最为集中的街道,也是达官显贵居住密集的街区。“走马门楼插花兽,富人都住新街口”,这是流传于周家口的民谣。意即门楼高大气派,可骑马进入,门楼屋脊上有花卉禽兽装饰,还有石狮把门,门楣正上方悬木质鎏金横匾,这样的门楼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富商多绘制或雕刻福禄寿之类的图案,文人就挂一块“状元及第”的四字匾,而做过外任地方官的则少不了当地绅商送的“爱民如子”“清廉方正”等颂德匾。这样的“走马门楼插画兽”,在周家口三岸有11座,南岸新街有4座,文化街有3座,贾鲁河西岸有2座,沙颍河北岸有2座。
李家大院其实是一处明清民居建筑群,涵盖了新街、老街、中正街上的几组民居院落,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是周口市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临街均为布庄、钱庄等商业店铺,店铺后面皆为大大小小四合院式民居,这些民居经数代扩建至清康熙年间渐成规模,可谓是楼接楼、院接院,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蔚为壮观。李家大院经历数百年历史沧桑,一部分建筑仍然完好地保留下来,实在难能可贵。
李家祖籍河南省温县,清代迁至周家口。清代同治年间,李家三兄弟中的李毓英、李擢英均为朝廷命官,李延英则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在周口、开封、北京等地有商号多处,在农村置地两万余亩,成为豫东巨富。李氏家族在周家口影响很大,特别是李延英的儿子李国瑗(1887年~1950年),在周家口是个传奇式人物,因其排行第八,故人称“李八少”。“李八少”虽为官宦豪商子弟,但继承了父辈的优良美德,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为周家口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李八少”的大院占地约30亩,在新街北端坐西向东,走马门楼,三进院落。每个院落都有主楼、东西配房,客厅宽敞,装饰豪华,后花园美景怡人,呈江南园林风格,亭台楼阁,荷花池塘,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花园正中间是座青石假山,可拾级而上,上面有一座小亭,西墙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
在新街还有三处这样的老院落。在中正街以北、新街路东的一个大院落,是原国民党14旅旅长张占魁(1897年~1954年)的住所,人称“张公馆”。
“张公馆”原属三进院落,临街有门楼、照壁。第一进院落近年扒掉了。第二进院落为灰瓦硬山式建筑,正房为二层小楼,面阔三间,是当年的旅部指挥所。第三进院落同第二进院落相距15米,也有主楼和东西配房,是当年张占魁居住的地方。张占魁之所以把“张公馆”作为指挥部,一是以民居为掩护不易被日军发现;二是从安全考虑,其地理位置位于沙河南岸,多了一层天然屏障;三是水陆交通方便,有利于命令的传达和及时转移。
1938年10月,日军从淮阳进攻周家口,张占魁指挥周家口军民抗击日军。周家口商会会长陈跃堂,组织周家口爱国商人积极为抗战捐款捐物。陈跃堂还曾对张占魁承诺,如果周家口抗日保卫战取得胜利,愿将心爱的小女儿陈凤鸾许配给他。陈凤鸾当年19岁,开封女子高中毕业,天生丽质,聪慧贤淑。经过周家口军民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斗,抗日保卫战大获全胜。陈凤鸾也被张占魁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与其结成伉俪。第二年,张占魁与陈凤鸾的儿子出生,为了纪念周家口抗日保卫战的胜利,张占魁给儿子取名张利生。
2009年6月,已是古稀之年的张利生携老伴和三妹来到周口新街,来到他出生的老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他感慨万千,写下了《怀念父亲——重返周口》 一诗:
一别新街七十年,
历尽沧桑老屋前。
父母身影今何在?
问罢大地问苍天。
当年周口抗日寇,
保家卫国后人赞。
如今国泰又民安,
父亲九泉笑开颜。
另外两处老院落在中正街以南,新街南段路西。一处是清末江北提督刘永庆的私宅“刘公馆”,是一处面积较大、现存老房子较多的清代建筑群。刘永庆(1862年~1906年),字延年,项城市丁集镇刘新庄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河南土匪横行,民不聊生。乡人动员修寨防匪,刘永庆慨然卖掉家中六百多亩地,支持修寨。后又捐出老家房屋三十多间,出资创办了刘新庄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改设江北提督一职,刘永庆首任,仍兼漕河盐务诸政,镇、道以下都归他节制,同时为他加“兵部侍郎”衔,军事方面的事,他可以直接向朝廷奏报。给他的圣旨说:“江北地方重要,宜有精强得力之大员以资统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永庆辛劳成疾卒于任上。清光绪皇帝题写一块上书“帅府” 的匾额,悬挂在“刘公馆”的门楼上。
另一处是百年老宅周家大院,住着周家渡口周姓摆渡人的一支后裔。明永乐年间,周姓人家在子午街(今老街)北口辟一渡口,摆渡往返三岸行人和货物,称为周家渡口,周家口因之得名。清末周家后人在新街经营布行和醋坊,生意兴隆。百年来,周家大院已有五代后人居住,现存22间百年老屋,其中主房为一栋清代二层砖木结构的堂楼,楼主人乃周家后人周恒录。在周家老宅院里,种有枣树、柿树、君迁子、梧桐等老树,枝繁叶茂,表达着房主人对家族人丁兴旺、平安祈福的心愿。周家后人介绍,老宅老屋年头久了,已不适合居住,家人已经挪出去了,但后人常来看看,毕竟这里是生养他们的地方,传承着周家的血脉和历史。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