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04月13日
第A06版:文化周口·书香 PDF版

一瓣心香随春发

——品读戴俊贤老师诗集《心香一瓣》有感

◇郭宏景

眼下正是万物勃发、诗意盎然的时节,恰好读到了戴俊贤老师即将付梓的诗集《心香一瓣》,鲜活的诗句就着新春的和风,慢慢咀嚼咂摸,初尝如饮春茶,清新爽朗,沁人心脾,再品好似醇醪,芬芳馥郁,久久回甘。不得不说,戴老师的诗兼具悦读情趣和治愈功能,应当归入喜闻乐见、可以传唱的好诗之列。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能没有诗歌。读戴老师的诗,能有力地证明,诗意从来就不只在远方,只要善于发现、寻找,挖掘、提炼,身边处处有美好,生活随时可入诗。视野广博、题材宽泛,这是戴老师的诗作给我的最直接的感受。《致敬麦客》《婶娘》《拜年》《雨后》《绿荫道上》《站立在黄昏》《秋叶的静美》等等,这些诗作,表现的都是身边人、眼中物、家乡事,是我们的日常所见、所用、所听、所感。生活的点点滴滴被戴老师信手拈来,组字成句,却每每恰如天成,精彩迭现。在戴老师的诗作中,阳春白雪不嫌高冷难懂,下里巴人也未觉简单浅白,诗作的表达方式也极为丰富:既有长镜头的平铺直叙,也有蒙太奇的奇险跌宕;既有通俗易懂的娓娓道来,也有寓意深奥的款款述说……大众视角加上平民化语言,让戴老师的诗既有向下扎根的底气和能量,又有着向上生长的空间和潜力。

当然,作为一位曾经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的政策研究者,戴俊贤老师也时刻关注世事变迁和社会发展,这在他的诗作中多有体现,如讴歌伟大祖国的《光荣与梦想》《十月的情思》,礼赞英雄楷模的《敬仰》《飞天逐梦》,反映家乡蝶变的《一弯蓝月亮》《车过颍河岸》,以及表现疫情防控的《绿码伴我走天涯》《生活按下了暂停键》等等。就是这样的宏大叙事,戴老师也是尽力高点立意、平处着笔,或以小切口展现大图景,或是从侧面叩响主旋律,如描写城区变化的《万家灯火》:“中原路大桥上月形的蓝光灯/与升起的月亮同框/演绎天上人间的辉映交合/簇拥的楼群望不到边际/高层的建筑山一般巍峨/谁不说这里是人间仙境/昔日的胜景怎比今天的发展成果/陶醉在‘诗意栖居’的惬意里/怎能不为迅猛的崛起引吭高歌”;述说乡情的《秋雨绵绵》:“麦播早备好/五谷归了仓/田野正盼着一场玉露琼浆/连绵不断的细雨/正好满足了热切的渴望/一首秋天的交响曲/尽情地抒发风调雨顺的豪迈与吉祥”……这些诗句皆深入而浅出,言简又意永,往往让人咏而叹之,颇为受益。

在倡导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文为时而著”,还是“笔墨当随时代”,都强调文艺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洞观时代、感悟生活的戴老师,立足三川,放眼社会,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学风,使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了兼容并蓄、烂漫多彩的面目。所以,表现形式的种类繁杂、灵活多样,是戴老师诗歌的又一特色。在他的诗作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白描式的状物写景,如“太阳早早露出了笑脸/叫醒花蕾快点绽放/小草睁开了惺忪的眼睛/头顶的露珠晶莹透亮/起身的麦苗青翠碧绿/田野变成了绿色的海洋/拂堤柳枝婀娜多姿/悉心描绘着满树的嫩黄”(《春的模样》),也能读到写意般的浪漫抒情,如“当夕阳收起余晖/蓝月亮就开始歌唱/两岸的滨河景区为之侧目/‘三川明珠’塔的霓虹灯翘首张望”(《一弯蓝月亮》)。一位年已古稀的作者,文字里尚有如此飞扬的青春气和灵动的好奇心,足见戴老师生活中的敏锐度和诗心里的少年狂了。不止如此,在戴老师的诗作中也不乏对日常世事的思辨和反省,如“美丽的尺度是劳动和创造/劳动和创造有多么伟大和崇高/美丽就有多高多宽多长”(《美丽的高度》),“心安即福地/魂定勿彷徨/只要心不再漂泊/身居哪里又何妨/树高千丈/到处都是阳光”(《站立在黄昏》)。很多的诗句,不仅观照生活的角落,更是直抵灵魂的深处,或轻柔地触动、或真切地撞击人们最温软最敏感的地方。看似平淡寻常的文字里,蕴含着朴素的道理和深邃的思考,谁能说,好的诗歌没有教化、醒脑、养心、育人的功效呢?

戴老师诗作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我认为应该是情真意切、质朴无华,如此诗风和戴老师的处世为人极有关系。文字是一个人品性的外在展现,但凡认识和了解戴老师的人都有体会,戴是一位真诚、温和的谦谦君子,这样的性格也使得他的文字绝无生硬刻薄的官腔,更无乖戾油滑的江湖味。和他的为人一样,戴老师的所有诗作都充盈着退火去燥后的温润平和之气,保持着敦实、诚恳的赤子情怀。诗集中很多句子近似口语,甚至白话,“赞美朝日吧/也应该把落霞称颂/因为‘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欲担起责任和使命/有始必须有终”(《朝日与落霞》),“冬天在周口打了个盹/微风乘机送来春天般的温暖/堤岸上茂盛的绿植悄悄告诉我/大雪快到了,春天已经不远”(《冬天里的温暖》)。这些来自于火热生活的鲜活语言,读起来顺溜、不拗口,让人们听得懂、易明白,又不嫌土气,很是见作者的功力和心性。读戴老师的诗作,无论是妙手偶得的佳句,还是苦吟而成的真言,你都感觉不到浮华的笔墨游戏和炫酷的结文技巧,感觉不到各种前卫意识的故作高深和厚古薄今的盲目自恋。发自于肺腑,注情于笔端,不刻意雕琢,不以辞害意,追求至真、至纯、至美,使得戴老师的诗渐近于信达雅的境界。

戴老师曾说过,退休以后不想闲着,不愿虚度,所以每天都会有感而发,写点儿东西。在诗歌文本越来越式微的当下,戴老师能常年如一日地坚守本心,葆有诗心,着实可敬可赞。可以说,他的文字是在为匆忙奔走于浮躁世间的人们吟唱的一支乡愁夜曲,是为愈显贫瘠的精神世界奉献的一份营养素餐。如今,戴老师终于把“这点儿东西”缀珠成串,结集出版了,这是他钟情文墨、皓首耕耘的勤奋见证,是他披沙拣金、喷珠吐玉的心血结晶。在春和景明、欣欣向荣的季节里,有这么一部散发着纯正芳香的诗集丰盈和抚慰我们的心灵,是何等美好的事!③22

2023-04-13 ——品读戴俊贤老师诗集《心香一瓣》有感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98432.html 1 一瓣心香随春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