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04月13日
第A06版:文化周口·书香 PDF版

智慧的彼岸

——老子《道德经》解读

◇张君民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虚无而神妙的道,变化是永无穷竭的。它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称作“玄牝”。这幽深的生殖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的道体至幽至微,连绵不绝地永存,而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运行而不倦怠。

【解读】

本章是老子对宇宙起源的基本观点,以比拟、借代方式的介绍,很温柔、很形象,让人更易于接受。

在老子《道德经》里,对道的称谓有很多。这里的“谷神”也是对道的拟称。“谷”通假“欲”,此处指爱欲、情欲。神,不是神灵的意思,而是指不测的变化。谷神形容道的虚无、寂静,如山谷,如风箱,是道家的“空”,指大道虚空,生养万物,其精髓就是永恒不灭、永不停息。

“玄牝”一词中,玄是指变化,牝是指母性的生殖器官。古人对女性的生殖器官充满了敬畏和崇拜,认为母性从无到有,孕育出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是多么神奇。同样,大道生万物,也同母性的孕育过程一样,充满了神秘和深奥。

因此,老子把玄牝之门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源,它在永恒爱欲的作用下,不断生育宇宙和天地万物,连绵不绝,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对伟大母性的赞美和歌颂,也是对“道”的崇敬和慨叹。

人类来自于母体,因此,对母体的留恋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这种本性在人类的精神需求上,曲折地表现为希望依赖自然、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特别是那些经历过人生纷扰、看惯了人世沧桑、阅透了人间冷暖、不堪于喧嚣和压力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过去。想家,想母亲,想童年的无忧无虑,想少年时的青山绿水,想妈妈的味道,想乡村的淳朴,想梦里的田园牧歌……

天地有大美。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然而却不言语;四时变换,风霜雪雨,然而却不议论;万物各异,芸芸众生,然而却不说话。因此,人必须回归自然,效法自然,才能拯救自己。违背自然,背离道体,就是失去根本。失去根本,注定行而不远!①8

(未完待续)

读书·连载

2023-04-13 ——老子《道德经》解读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98433.html 1 智慧的彼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