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0日
第A07版:文化周口·书香 PDF版

智慧的彼岸

——老子《道德经》解读

(接上期)

◇张君民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永远都存在。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是为自己而生。圣人学习天地,把自己置于众人之后,却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却能保存自己。因为他无私,所以能够成就自己。

【解读】

本章对私心较重的人尤其具有启迪意义。一味地自私自利,只会舍本逐末,一无所获。只有顺应天道,公而忘私,最终才会“成其私”。老子认为,天地是永恒存在的。它之所以能够永远存在,是因为它的一切运作、变化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天地生养万物而不独为自己,反而能够得到长生。

老子歌颂天道,从而推己及人,希望人们能从中悟出这个道理,效法天道。文中的“不自生”与“长生”,“后其身”与“身先”,“外其身”与“身存”,“无私”与“成其私”,表面上是相互矛盾的,其实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是相互转换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能“自生”,就必然不长久;要想“身先”,必须“后其身”;要想“身存”,必须“外其身”;要想“成其私”,必须无私。

一个干一番事业的人,必须没有贪心和私念。有了贪心和私念,甚至私欲无限膨胀,最终只会遭人非议和鄙视,甚至身败名裂,反而失去了许多“成其私”的机会。而真正聪明的人却“后其身”“外其身”,不把自己的私利摆在前面,不从自己的私利考虑问题。这是一种先人后己的谦下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的人,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拥戴,从而顺利地实现其生命的价值。“以无私”是也!

历史验证了老子处世修身的合理性。大到历史名人,小到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历数古今中外的千古伟人,哪一个不是大公无私、先天下之忧而忧,最终流芳百世,受人敬仰。毛泽东带领一批共产党人,一生为革命,舍身忘利,身边亲人牺牲很多,也没有给子孙留下财产,而他却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中。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又有哪一个会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先己后人的小人?①8

(未完待续)

2023-04-20 ——老子《道德经》解读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99016.html 1 智慧的彼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