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4日
第06版:文化周口·书画 PDF版

贤者之范 君子之风

——怀念刘登龙先生

刘登龙书法作品。

王猛仁

书界良师、周口著名书法家刘登龙先生走了。

2023年12月17日10时左右,我在工作室安安静静地写字,稍后,随意打开微信,看到这个消息,顿时脑袋“嗡”的一声,眼前变得一片模糊。那一刻,我不知所措,没有了继续书写的兴趣,歪倒在沙发上,兀自看着窗外,沉浸在无尽的回忆与思索之中。

时光回溯到1986年,我被调入周口地区文联工作,专事书画编辑的同时,于次年接任周口地区书协秘书长。时年,首任书协主席是何仰羲先生,刘登龙先生是副主席。几年后,周口地区书协换届,刘登龙先生接任主席,我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周口文联工作的日日夜夜,每有重大活动,我都第一时间向他汇报,并征求他的意见,周口书法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与提高,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先生一生醉心丹青,学问渊博,腹笥丰赡,在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一生倾心血,万里传芳名”,是社会各界和艺术同道对他的高度评价。

我敬慕刘登龙先生的为人,还有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刘登龙先生虽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但他有一颗温暖的心,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宽宏仁厚。他的书法,行楷最精,备受世人称赞。书坛名宿张海先生评价他的书法:“近人善楷者极少,精楷者更少,而能具龙游之韵者更见寥寥。”已故著名书家何仰羲先生曾赞誉他:“无论是为书为人,始终表里如一,不掺杂个人私见,只求心安神怡,而不问得失分寸,他一直以超然平静的心态面对这个社会。”

刘登龙先生的多才多艺往往被其书所掩,一般人只知道他的书法,而对他的诗和戏曲知之甚少。他退休后,一直在省城生活,每有空闲,便拿起板胡,为戏迷朋友来几段精美的唱段。

先生的书法,得益于他在西华逍遥文化馆工作的经历。在那里,他苦练基本功,每天临池不辍,几乎到了“一日不书则觉苦涩”的地步。“静者心奇妙”,正是这种远离喧嚣的宁静心态,使他的品德修行及诗文卓然有古人风。他身边弟子无数,他常叮嘱学生:“要想把字写好,第一要学做人,第二要多读书,第三才是学写字。”

我与刘登龙先生相处共事几十年,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优良品质:以君子之风待人,以梅兰之心悦己。最后一次见到刘登龙先生,是他爱人病故的第二天,我与几位书友前去吊唁,借机看望并问候一下先生。那些时间,尽管他悲泣难眠,却丝毫没有耄耋之年的状态,没有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之情。一段时间后,他的情绪恢复,一位精神矍铄、身躯坚毅、面色红润,带有儒雅风采的谦谦君子,又出现在人们面前。

刘登龙先生60岁之后的书法开始“变法”,不但自己每天践行,还不断勉励后辈多读多写多看,他的这一创新,被戏谑为“二非体”,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刘登龙先生的书法面目。在先生身上,你丝毫感受不到他“以大家自居”的作风,也没有“好为人师”的教诲,更看不到一点“得势脸就变”的势利。先生娴于古文,又不废新知,故功底坚实,学问深厚。偶作诗文,无不征引明确,辨析精当,旁稽博采,言必有据,高人一筹。书协工作,千头万绪,每次我请教他,并奉上文案,不论多忙,他总细细披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刘登龙先生常说:“我的笔就是我的生活,我的艺术就是我的生命。”书法,在他人看来,似乎是无关宏旨的小事,然而它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刘登龙先生的人品与书品、气质和艺术成就,堪称我辈心目中的典范。后来,他的书法由帖学转向碑学,又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原书风”的影响与浸淫,加之他崇尚古贤、师法有道,所以在他笔下,那种飞腾跌宕的精神风貌,是一般习书者所没有的。豫东有不少青年后学,仰慕先生的人品书艺,极力追随其后,苦练苦磨若干年,方知不能望其项背。毫无疑问,他是中原大地书法文化的一张名片。

如今,刘登龙先生已远去,但他心中深藏的艺术,他的大爱与大悲、质朴与善良、儒雅与坚韧,他留下的无数墨宝与文字,包括他最后的板胡独奏与深邃的思考,都将被人们视为珍宝。

谨向刘登龙先生献上挽联:“美德常念,志同松柏节同竹;嘉风久伴,言可经纶行可师。”

2024-01-04 ——怀念刘登龙先生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23067.html 1 贤者之范 君子之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