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婴儿专用”不该成为吸金利器

□田亚楠

婴儿用的碗筷动辄两三百元,婴儿车价格上千元不足为奇,用的杯子价格奇高。近日,有关“母婴用品消费收割年轻爸妈”的话题引起热议,不少消费者反映,许多商品只要贴上“婴儿专用”标签,价格就会翻倍。与正常商品相比,“婴儿专用”的商品成本并没有增加太多,但价格却非常高,如此严重的溢价,严重扰乱了消费市场。笔者认为,“婴儿专用”应该是一种产品标识,而不是吸金利器。

当下,不少母婴用品生产企业打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旗号,推出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共同点就是价格昂贵。有些企业在营销方法上利用消费者攀比心理,传递“精致育儿”理念,让人产生“如果我不买,我就不爱孩子,我就是‘廉价父母’”的错觉。如此道德绑架,让年轻父母进退两难,况且很多用品使用频率并不高。

不可否认,消费升级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90后父母会将“追求精致生活”的消费习惯转移到孩子身上。“再苦不能苦孩子”“要用就用最好的”,他们愿意购买更高端的婴儿用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为品质一般、溢价严重的婴儿用品买单。

行业的发展,企业的繁荣,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好的产品通过广大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必定会大卖,而那些贴有“婴儿专用”标签的劣质高价用品,必将被消费者摒弃。

贴一张“婴儿专用”标签就能让产品价格翻倍,说明母婴消费市场亟待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长、企业和监管部门多方努力。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育儿观,理性消费;企业应该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出发,提高产品品质;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母婴消费市场的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推动母婴消费市场健康发展。②18

2024-01-09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23484.html 1 “婴儿专用”不该成为吸金利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