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民
(接上期)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统治者施政宽厚,人民就纯朴忠诚;施政者严苛,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着它;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没有确定的标准。正直转为虚假,善良转为邪恶。人们对这种循环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得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显耀。
【解读】
本章共分三个部分,通过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谈治国、谈人生。
第一部分继续探讨第五十七章谈的问题,也就是政治方略与施政关系的问题。老子认为,统治者与民众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统治者为政清明、待人宽容,那么百姓就会保持淳朴的民风,不会违法乱纪;如果政治黑暗,对百姓施以严刑峻法,那么百姓的内心就会充满狡黠,社会治安就会大乱,民风也就不再淳朴。这就是本章开篇提到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二部分谈到的是人生福祸转化的问题。祸兮、福兮,这是一个自古及今被反复引用和讨论的哲学命题。西汉淮南王刘安编写了一则“塞翁失马”的有趣故事,广为流传。说古代边塞有一个养马的老头,丢了一匹马,邻居都为他着急,可塞翁却说,这不一定是坏事。结果几天后,他丢失的那匹马回来了,还带回一群草原上的野马。周围邻居看到了,都很羡慕,而塞翁却不高兴地说,这说不定是一件坏事。果然,没过几天,塞翁的儿子在骑野马的时候被摔断了腿。邻居都很同情他家的遭遇,但塞翁却并不为之感到难过,他说,说不定这还是一件好事。果不其然,战争爆发了,所有的青壮年男丁都被征去抗击匈奴,战死沙场,而塞翁的儿子却因腿部残疾没去参战,保全了性命。塞翁的境界真可谓高矣!他站在一定的高度,用超越时空的慧眼,预测和看待福祸,有福不喜,有祸不悲,福祸来临,不喜不忧,安之若素,淡然无为。
祸福相倚,这是一个跨越时空的人生哲理。当一个朝代将要覆灭的时候,天下百姓以为灾祸难逃,而灾祸之后,明君出现,人们又会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人生也一样,当一个人无钱无势、艰难度日的时候,往往会激发起创业的斗志和热情;当其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之后,可能会生活堕落、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被时代所淘汰。回顾历史,审视周围,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本章第三部分,谈的是圣人的姿态,我们可以理解为理想统治者对待天下的姿态和智者对待生活的姿态。因为祸福相倚,此起彼伏,孰正孰妖,模棱两可,难以预测,所以圣人的处世方式,也就保持着“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却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显耀”的谦虚态度,在变化莫测的现实面前,永远表现出一种谨言慎行、严防不测、如履薄冰的内敛气质和精神人格。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