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第04版:周口红色记忆 PDF版

鱼水情深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周口红色记忆)

□记者 王吉城

理琪,周口太康人,曾任胶东特委书记,发动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开启红色胶东时代,是牺牲在胶东抗日战场上的最高将领,被誉为“天福英雄”“胶东之魂”。

在胶东,理琪留下许多故事,至今广为传颂。

1936年秋,理琪在界石镇西院下村慰问,听说村里有一位因“一一·四”暴动5位亲人被杀,导致精神错乱的“疯老人”。理琪很震惊,提出要见见这位烈属,大家怕理琪身份暴露而拒绝。

理琪坚持要见这位老人,他从兜里掏出两个熟鸡蛋,吩咐说:“你们把老人找来,我要看着他吃下去后再走。可以不让他看见我,但我一定要见见他。”

“疯老人”被连哄带骗叫来,大家为他盛了碗饭,剥了两个鸡蛋,看着他自顾自地、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理琪躲在西厢房的门帘后,偷偷地看着老人,流下了晶莹的泪花……

1938年2月,在和日寇的雷神庙战斗中,理琪壮烈牺牲。由于战事紧张等多种原因,他的安葬地暂定在文登崔家口村。

1944年,抗战接近尾声。中共胶东区委、行政公署、八路军胶东军区商定,为更好地纪念牺牲在胶东大地的两万多名革命烈士,在栖霞县英灵山修建胶东革命烈士陵园。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陵园筹建委员会决定,将理琪墓作为陵园的第一主墓,建造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1945年11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安排机动车辆和人员到200多里外的崔家口村将理琪的棺木起出,再快速运到新建成的英灵山陵园安葬。

然而,当地群众对理琪的感情太深厚,当棺木重新进行处理并准备装车启程时,群众围上来要求放弃用汽车运送棺木的做法,而是按当地农村安葬亲人抬灵的传统习惯,用八条大杠轮换抬着理琪的棺木到英灵山。

起灵前,现场的人集体向理琪灵柩作最后告别。见英烈就要离他们而去,乡亲们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多名年轻力壮的村民将灵柩抬上肩膀,缓缓移步向前走去。沿途村庄的村民闻讯后,早早地在村头路边迎送,不断有人加入送灵队伍。200多里蜿蜒的山间小路上,大家换肩移步,交替上路,你手换我手,我肩替你肩。英雄的灵柩始终没有落地,没沾一点土,泪水却落下一路又一路。送葬队伍足有几里长……②22

2024-06-04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43015.html 1 鱼水情深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周口红色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