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母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潭清甜的泉、一湖幽深的念。文人把它诉诸笔端,深情再现的都是母亲那饱经风霜的容颜,还有那情深似海的思恋……
梁晓声的母亲是勤劳节俭、质朴善良的。他在《我的母亲》中回忆道:“我记得那些清冷的冬日,母亲在灶台前烧火煮饭,昏黄的灯光下,她的脸庞洋溢着温暖的光芒……最堪怜是中秋、国庆、春节前夕,母亲每日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五个孩子的衣服都需要母亲熬夜洗、缝、补、浆。若是冬季里,洗了上半夜搭到外边去冻着,下半夜再取回屋里,烘烤在烟筒上。母亲不敢睡,怕焦了着了。那些日子虽然艰辛,但母亲从无怨言,只是默默地付出。”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通过母亲冬日忙碌在灶前,深更半夜的洗浆晾晒、缝补烘烤,把一位不辞辛苦、勤劳节俭的母亲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日子虽穷,但母爱是温暖的。她像一道人间最美的风景,让作者深深眷恋、感念满怀。也难怪作者在文末深情地表白:“母亲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女人,我要用我的一生去感激她,去爱她。”
老舍的母亲是慈爱坚韧、勤劳能干的。她出身农民,丈夫早逝,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在她肩上。她毫无怨言,辛勤劳作,肩负起养儿育女的重任。为了让孩子们过上稍好些的生活,她总是夜半方睡,黎明即起,从没好好休息过。正如作者在《我的母亲》中所写:“在我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出许多花。”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绘母亲的形象:她勤劳善良、勇敢无畏;她温润宽厚、疼爱儿女;她热情好客、宽以待人;她朴实无华、品质高洁。她就是千百万母亲的代表,她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前行。她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爱,更是“生命的教育”。
贾平凹的母亲是温柔多情、默默奉献的。贾平凹在《人生的车途上,母亲是加油站》中如此赞道:“母亲的伟大不仅在于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或者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车途上,母亲是加油站。”作者回忆往事,幽默地打趣道:“前些年,母亲每次到城里小住,总是为我和孩子缝制过冬的衣物,棉花垫得极厚,总害怕我着冷,结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样笨拙。”生活条件好了之后,作者总想把母亲接到城里享福,可她老人家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嫌吃油太多、来人太多,客厅的灯不灭,东西一旧就扔。这些无端的“嫌弃”里,哪一样不彰显着母亲勤俭持家的美德?这些还好,作者说母亲最不能忍受他们打骂孩子,孩子不哭,她却哭,然后闹一场就生气回乡下去。这一哭一闹,也把母爱那湖清水柔化成一腔诗情画意。
文学家的母亲是勤劳节俭、质朴善良的,是慈爱坚韧、勤劳能干的,也是温柔多情、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这样的母亲,也都藏着一潭清泉,它蓄满力量、载满思念,指引着我们逐梦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