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著名作家彭学明的《娘》,不知道多少次潸然泪下,湘西大山深处的一位普通母亲,以血泪和毕生之力养育子女的人生历程,让人为之动容。
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更多的是从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的笔下:湘西边陲的小山城茶峒,城边一条小溪,溪边一座白塔,塔下一户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条黄狗。从广角到特写,美丽的茶峒,瓦尔登湖一样安静纯净地存在着。点亮繁星的夜、沱江水中倒映的吊脚楼、苗家的歌声,都让我心生挂念,一种湘西情愫油然而生。
《娘》让我的湘西情愫更加深沉。
《娘》被读者评价为献给天下母亲的赞美诗、警醒人间世界的忏悔录、启迪天地灵魂的孝悌经。新华社连续七次推荐,感动亿万读者。“娘”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又命运多舛的女性,经历了四次婚姻,只是为了能够养活子女,饱受苦难、忍辱负重,但从不向命运低头,勇敢顽强。“娘”的爱和恨、隐忍和包容、卑微和酸楚,都与孩子们有关。“娘”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字里行间呈现,如此可怜,如此让人心疼,像一根针扎着读者的心。
“世界上有很多有钱有势的母亲,我只要我娘这样贫穷卑微的就够了。世界上有很多伟大高尚的母亲,我只要我娘这样弱小平凡的就够了。” “娘”的温暖和爱在彭学明内心深处永远地流淌,抚慰着他的人生,对“娘”的深情和眷恋,是“娘”留给他的生命诗行,落笔处思念绵长。
“娘”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美丽的苗家姑娘,“娘”唱的山歌低回圆润,是山涧流来的一泓清泉。但是她的美被生活命运隐匿得太深,为了子女她成了“勇斗士”。跟残酷无情的生产队长打架时舍弃生命的勇敢,是汹涌磅礴的母爱;因为世俗观念母子受人欺负,跟上不尺和下不尺的百姓经常吵骂甚至大打出手,只为子女受到同等的尊重,是人格细微处的母爱;在雷雨之夜像男人一样犁田抢种,劳作一夜,昏死在田里,是无声的母爱;在生命的尽头,不愿意治疗,是对儿子万般难舍的母爱……
“娘”的一生是如此简单,简单到只有儿女。
“娘”的一生又是如此执着,她穿过一生的风雨和辛劳,用不够坚硬的羽翼护儿女安好。
《娘》是彭学明十余年积累起来的情感,以与“娘”对话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想念,这种痛彻心扉的情感回忆,是流着泪水的幸福。“可悲的是,很多年,我都不知道自己把娘弄丢了。我一直以为没有娘的世界依然精彩,没有娘的日子依然快乐。”在他经历了世情的冷暖后,突然如此想念娘,想念娘那最真实朴素的情感,无奈一切已成回忆。
读者对“娘”的印象最多的是受苦被欺的画面。时时满身伤痕的“娘”说:“为了我儿,他有十屋人,我也得打。”但是这样拼了命的“娘”,却一直遭到儿子的嫌弃、厌恶。上学时不愿意回家,在学校成绩优异获得的荣耀和在“娘”身边带来的屈辱,让他对“娘”充满抱怨甚至痛恨。彭学明回忆说,母亲上半辈子的苦难来自于时代,下半辈子的苦难来自于他。对母亲一直以来的咆哮、恶语相向,甚至避而不见,让他回忆起来总是泪流满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力感,让作者深陷懊悔愧疚当中,文字是对娘的忏悔,也是对自己无情的痛斥,同时也是对当代湘西女性生活状况的真实描摹。
“娘”的一生是在悲苦磨难中浸泡的,但她从没忘记善良。
“娘”因为在瘫痪时受到了村里人的一点恩惠,瞒着儿子想方设法帮上不尺修路,可是她没有想过,自己是怎么瘫痪的。不管别人怎样,只管自己善良,这就是一个善良到骨子里的湘西女性。
为了弥补“娘”,彭学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为那个给他人生最多伤痛的上不尺村修了公路,也实现了“娘”生前没完成的心愿。“娘”在穷困潦倒的年代宁愿“舍弃”自己的两个儿女,也想收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四龙,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史伯父抚养,但是四龙是个孤儿。也许“娘”的善良她从不自知,为别人付出已经成了一种生命的形式。
为了给“娘”寻根,彭学明踏遍了湘西的山旮旯,也许,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生命的救赎,只有这样,内心对“娘”的负罪感才会稍稍减轻。“等待”有时是一个美妙的词,但是很多东西是不能够等待的,比如时间,比如流水,比如善良,比如梦想,比如孝心……“娘在,家在;娘不在,家就散了。娘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娘不在,兄弟姐妹变亲戚了。人活一百岁,都得有个娘!”这是彭学明在母亲离开十几年后发自肺腑的情感歌哭,母子深情让人泪目。
彭学明不会想到,他一生受尽苦难的“娘”,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一起,被塑成了雕像,立在了湘西文化广场,成为湘西的文化标识之一,湘西泸溪县浦市镇还将以《娘》为蓝本建设主题公园。
“都说有一种能够飞翔的无脚鸟,因为没有脚而无处停靠、不能歇息,只能一直不停地在空中飞。”
“娘,就是那只飞了一辈子都没有停歇、无处停歇,也不肯停歇的无脚鸟。”
“我不知道世间是不是有天堂,如果有,我祈祷娘的来生不再是一只无脚鸟,而是凤凰鸟。”
彭学明这样写道。
“娘”是天下母亲的缩影,母爱真情亘古恒远、无私博大,每一位子女都愿母亲是美丽吉祥的凤凰鸟,生生世世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