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沙颖文艺
 
 
 
2010年8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桃子·一块钱
霜儿

  桥下河边有一片桃林,桃花开时,我常常去那里散步。桃子慢慢长大,我便只是远远地在河堤上观望了,瓜田“桃”下嘛!

  桃子成熟的一个清早,一个老太太守着一篮桃子蹲在桃林边的堤上,我停下脚步。从花开看到花落,从叶生看到桃长,我怎么能不尝尝这里的桃子?

  老太太说出比超市里贵了近一倍的价钱,我说:“贵了,便宜点儿。”老太太说:“到桃园里摘,都是这个价钱。”

  看看老太太的面孔,很陌生。桃花开时,常看到有个老头儿在林中照料,没见过她。

  没有再说什么,我随意拿了几个,觉得拿起的不是桃子,是回味。

  她说:“就要这几个呀,那价钱可不能少。”

  “天天路过这儿,买新鲜的,会好吃点儿。”我付了钱,拿了桃,向前走。

  “等会儿”,她喊住我,手上拿着一个桃子,塞到我的手里:“这个桃子被小鸟叨了,你别嫌赖,拿着吃吧。”

  接过桃子,发现这个桃子看起来还是很完整很漂亮,只是仔细看时,会发现有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豁口。

  如果把这个桃子想成她招徕回头客的小伎俩,那这个豁口就是一个深深的裂痕;如果把这个桃子想成她善意的馈赠,那这个豁口就让人联想到小鸟儿那可爱的尖尖的小嘴儿。

  我微笑,想起弘一法师的一个偈子:“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我相信这个桃子一定是甜的,超过我买的任何一个。

  慢慢走着,想着,想起另外一件小事。

  也是一个夏天,我到一个多次去过的城市,从车站打的去一个多次去过的地点。

  坐在出租车上,突然发现走的都是小街小巷,记忆中前几次走的都是很宽阔的大路,走了很久,我还是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有标志性的建筑。

  司机是一个看起来有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戴着遮阳的手套和套袖,她的右手边放着一个大大的与她娇小、瘦削的身材十分不相称的茶杯。

  这个大大的茶杯让我心生柔软,感知到她为生活奔波的不易。我不忍心揣测她在绕路,可我也只是一个靠工资吃饭的人,我的钱没有多到可以任她行走而无动于衷。我还是忍不住问她:“你是故意走小路?大路现在车多,是吗?”她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就在前方,她问:“你在哪儿下?”我已告诉她,她又问,应该是因为我到的地点离街口有四五十米,人多车多,就说:“你看哪儿方便停车就在哪儿停吧,里边不好调头。”她看了我一眼,随即在街口一个正在招手停车的行人前停住,说:“你少拿一块钱吧。”我看看计价器,上面显示的数字是“14”,就掏出钱给她,说“谢谢”。

  我没有对她说,原来几次打的到这里,只用十块钱。

  不说,并不是没有想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只是因为她说“少拿一块钱”时那复杂的眼神打动了我,那眼神让我很难用简单的一个什么词儿形容出来,但我愿意相信,善意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社会民生
   第06版:淮阳新闻
   第07版:沙颖文艺
   第08版:特别报道
故土是作家创作的源泉
苦难成就作家
周口作家群厚积薄发
关注时代 潜心创作
七夕
一个桃子·一块钱
黑夜,独自绽放
为周口文学繁荣继续贡献力量
古桥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