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事新闻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情亚运·快乐亚运·拼搏亚运
——扫描亚运赛场的“别样风景”
●新华社记者 赵仁伟 王攀 王雁霖

  第16届亚运会

  2010年11月12日至11月27日

  自行车——女子山地自行车:中国选手包揽金银     11月18日,中国选手任成远冲过终点后庆祝。当日,在广州进行的第16届亚运会女子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决赛中,中国选手任成远1小时46分35秒82获得金牌,史庆兰以1小时53分07秒99获得银牌。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游泳——“我要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11月18日,新加坡选手陶李获胜后对着摄像机表演。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拳击——拾金不昧

  11月17日,在第16届亚运会拳击项目男子75公斤级比赛中,场外裁判提醒叙利亚选手穆斯塔法·法拉,他的牙套掉到地上。

  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盛装舞步——英姿飒爽的女骑手      11月17日,在第16届亚运会马术盛装舞步个人决赛的参赛选手中,有6名女骑手,她们飒爽英姿,惊艳出场,随着悦耳动听的乐曲与自己的骏马翩翩起舞,为观众带了一场视觉盛宴,成为竞技场上一道美丽的风景。图为六名女骑手的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亚运会·花絮

  有一种温情,也许不动声色,却让竞技场变得不那么冰冷、残酷;

  有一种快乐,可能与金牌无关,但同样能“传染”给周围每一个人;

  有一种拼搏,不管胜利还是失败,都重重地冲撞着人们的心灵;

  ……

  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值得我们铭记的绝不只是光灿灿的金银铜,成败间的恩和怨;那一幕幕的“别样风景”,同样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带给我们无法释怀的感动。

  温情,更加刻骨铭心

  14日晚,软式网球团体决赛,中华台北队对阵日本队,观众席上不时传来“爸爸加油”的嫩嫩的童声。原来,这个女孩是中华台北队“一哥”刘家纶不到两岁的女儿,除了观众席上多位亲友,身为赛事技术官员的妻子蒋婷也在静静关注刘家纶的表现。

  当刘家纶和队友历经苦战最终为中华台北拿到广州亚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时,刘家纶陷入狂喜,蒋婷则泪如雨下。这枚金牌,对这对跨越海峡的“软网夫妻”来说实在太不易了。

  刘家纶与蒋婷因软式网球而结缘,多哈亚运会上,蒋婷为中国队获得银牌,刘家纶则因伤憾别赛场。为了圆一个亚运金牌梦,刘家纶选择了坚持,他说:“我都30岁了,本该是找工作养家的时候了,但家人给我很大支持,蒋婷一直鼓励我,真的很感谢她。”

  颁奖仪式之后,两人相拥而泣。软网赛场见证了这对“金牌丈夫银牌妻子”的佳话。

  在竞争近乎残酷的举重赛场,一个突如其来的“礼物”让比赛充满了温馨。15日,在男子69公斤级比赛的间隙,东莞体育馆中突然响起了生日歌,这一天是孟加拉国运动员穆罕默德·哈米德·伊斯兰的35岁生日。在亚运会吉祥物“五羊”的簇拥下,伊斯兰走上场地中央,此时,全场观众起身,为他唱起了生日歌。幸福的伊斯兰情不自禁:“我很高兴,我爱中国!”

  想必多年之后,比赛的成绩或许会被人们淡忘,但这些动人的故事、温暖的场景一定会被人们重新提起。

  快乐,体育本该如此

  倒数第一名,1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姑娘奥莉加·卡尔玛津娜以这样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第一次亚运之旅,但她的脸上依然是招牌式的甜美笑容。

  在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比赛结束后,大屏幕上卡尔玛津娜的15.4分颇为抢眼,不过,全场观众为她送上热情的掌声。卡尔玛津娜一再抱拳致谢,还不忘表达对其他选手的赞美:“她们真的很厉害,动作稳,又优雅,衣服也很美。”

  在这位快乐女孩的眼中,广州之旅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我能从事太极拳这么美的运动,来到广州这么美的城市,见到了这么多武术高手,当然很开心啊。”

  在羽毛球赛场,只坚持了12分钟,马尔代夫双打运动员沙希德·扎杨和穆罕穆德·沙里姆就以悬殊比分败下阵来。他们要用12个小时往返广州和马尔代夫,却只能在亚运会羽毛球赛场上亮相短暂的一瞬。不过,尽管与对手差距巨大,但并不妨碍沙里姆和扎杨享受羽毛球。扎扬说:“我们第一次在这么大、这么明亮的场馆里打球。比赛输了,但我赢得了经验,我感到骄傲。”

  同有10年球龄的扎杨相比,沙里姆打羽毛球则纯粹来自一腔热情。“2008年,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之后,我觉得自己就该去打羽毛球,很快我就入选国家队了。”

  正是这些可爱的运动员,帮我们看到了体育最本来的面目,也必将激发更多的人,去亲身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带来的单纯的快乐。

  拼搏,只为生命绽放

  在美女如云的射击赛场,其貌不扬的韩国选手金闰美却成为焦点。不光是她获得了两枚金牌,更因为她是一位有8个月身孕的“准妈妈”。

  打完最后一颗子弹,金闰美掩面而泣。付出的艰苦与辛酸,只有她本人体会最深。 “我觉得,孩子好像在赛场上给了我很多支持,我们一起获得了这个冠军。”

  由于身体原因,金闰美备战期间每天只能训练一个多小时。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只因为她心中的奥运梦想。

  有人为金牌拼搏,也有人只为挑战自我。在14日的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水平还比较“业余”的印度选手维克拉姆·辛格·班达里中途翻船落水,在被救生员救上来后,班达里随后又站在了起点上。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的班达里说:“我当然会继续比赛!本来这次来参加亚运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参与、体验,第一次参加国际激流比赛出现失误很正常。激流回旋这么有意思,我怎么会放弃呢?”

  31岁的东帝汶运动员雅辛托·巴罗斯是一家公司的保安队长,练习举重才三个月时间。在男子77公斤级比赛中,巴罗斯成绩倒数第一,但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眼睛中没有遗憾,他说:“我在进步,我今天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

  除了挑战自己,还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支撑着巴罗斯:“我希望让人知道我们东帝汶选手也可以站在亚运会的举重赛场上。”

  (新华社广州11月18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教育视界
   第05版:社会民生
   第06版:项城新闻
   第07版:沙颍文艺
   第08版:影视快递
时事新闻
煤电油气频现恐“荒”
凸显能源改革三大路径
温情亚运·快乐亚运·拼搏亚运
讣 告
□标题新闻
遗失声明
注销声明
注销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