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春运
又是一年春运时。寒风冻雨无法阻挡国人归途的脚步,数以千万计的“回家人”,是亲情、民情、国情的大汇融,更是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民情、民意、民心的大考。
自从“春运”这一我国独有的现象诞生的那一天起,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人口“大迁徙”景象就没有间断过年复一年地演绎,且有一年比一年“壮观”的趋势。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8日之后40天里,我国将累计有31.58亿人次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出行。这是我国春运出行人数首次突破30亿人次,春运形势不容乐观,组织难度超过以往。
应对春运,我们需要用心备战、用心迎战,才能赢得这场囊括“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民生大考。这除了备足运力,确保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外,特别是在天气变化无常的情况下,还需要全力以赴采取多项人性化措施,在拥挤的车站和寒冷的道路中,为广大旅客营造尽可能舒适的候车、乘车和出行环境,让大家舒心在车站、暖心踏归途、顺心进家门。
在春运这场大考里,大量由农村到城市务工的人们,他们的收获关系到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春运已然拉开大幕,但他们当中很多人还坚守在工地上、车间里,直到年关才能挤上最后一班车匆匆回家。我们应该给他们多一份关心,让他们踏上春运旅途的时候,能如数拿到一年的辛苦钱,使他们离开城市不闹心、踏上归途不窝心、家人团聚尽欢心、想回城里有信心。
我国春运的诞生,很大一个促成因素是“进城务工潮”。因此,顺心“回家”还不能给春运大考打满分,这场大考的命题范围还应该包括顺心返城。在迎战春运的时候,我们应该为40天后返城大军的就业等问题未雨绸缪,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启动诸如“春风行动”送岗位等活动,使得“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好季节,留守人放心、进城人开心、找工作顺心。(新华社南宁1月12日电)
“夫妻铁警”的“春运片段” 上图为甄宝玉在出站口疏导客流;下图为侯妮娜在火车驶出站台敬礼(1月10日摄)。
春节,对旅客意味着与家人的幸福团聚,可对于铁路公安民警来说,这个节日意味着的却是坚守和奉献。
甄宝玉和侯妮娜是太原火车站派出所的两名民警,也是一对“80后”夫妻。两人在同一个支队执勤,一个在站台迎送火车,一个在进出站口疏导客流。
今年是他们工作以来经历的第五个春运年。春运期间的客流量非常大,每个岗位都要定岗定责,两人的执勤点相距不足500米,可往往一天下来,却难得见上一面。甄宝玉说,两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咫尺天涯”的状态。偶尔发个短信,互相叮嘱一下成了夫妻俩春运期间最甜蜜的时刻。
“让所有的旅客安全上车,顺利回家,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甄宝玉说。他和侯妮娜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春运结束,春暖花开之时,去看望远在青海西宁的父母。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