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然而,据了解,个别地方对水利设施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现实中发现,有的地方因管理不善,浇地用的防渗垄沟、地下管道及机井房等损坏严重;有的地方因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变压器被盗、电线被割、电表丢失、水泵被人为损坏等。在抗旱的紧要关头,因这些农田水利设施屡遭破坏,村民们虽然心急如焚,但只能眼巴巴地望井、望渠水兴叹,无计可施。村民们只能自己出资购买抗旱农机具,进行抗旱。
针对上述农田水利设施出现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农田水利设施。
首先,广大村民要克服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真正树立起爱护水利设施人人有份、保护水利设施人人有责的思想,敢于同危害或破坏农田水利设施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其次,行政村要把保护管理农田水利设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健全村级由电工、村民代表组成的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人头,具体到各种设施上。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不断研究改进防盗新工艺,加大对盗窃、破坏农田水利设施事件的防范和案件的侦破力度,并严厉打击和惩治。
再次,建议可引入市场化经营的理念管护农村公共水利设施,实行承包经营等措施,做到物有其主,提高管护效果。同时还要积极扶持,多方筹资,民办公助,兴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粮食生产旱涝保收,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农新语
□ 窦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