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川汇区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出发点、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着力点、以项目建设为落脚点,通过健全机制,科学定位,真诚服务,工业生产稳步增长、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元月份-7月份,区属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5亿元,同比增长21.9%,全市排序第四;销售收入完成39.7亿元,同比增长20.4%;利润总额4.96亿元,同比增长11.8%;产销率100%,同比增长0.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700万元,同比增长90.3%;工业用电量2039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2%。目前,川汇区已拥有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9家,阳光电缆2011年上缴入库税金1100多万元,四方药业、四五酒业上缴入库税金50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达到10家以上,为全区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上,长城门业双百万、久通电缆、瑞特电气等6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今年已完成投资4.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7%,争取年底前全部完工投产。四方药业、阳光电缆、百亨门业、广安科技、颖光建材等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正加紧施工。阳光电缆已基本完成投资,设备安装完毕,正在试产。颖光新型建材、百亨门业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广安科技正在办理环评、规划许可各项手续。联兴百年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川汇区健全工作机制,实行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分包企业,定期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该区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成立“一部五组”工作机制,及时召开了全区项目建设推进大会,成立了工业项目建设指挥部及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出台了《川汇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川汇区光缆电缆行业发展规划》、《周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方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发展方案。工作中,采取“大员靠前、一线指挥、抓死盯牢”的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定期研究项目建设工作,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集体观摩和点评,及时协调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重点项目建设天天有进度、天天有新形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打造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川汇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24个首批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投资者满意的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最具投资法治环境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已建成“五纵五横”主次路网,同市区连接,道路四通八达,同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实现无缝对接,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已入驻项目5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阳光电缆、久通电缆为骨干的光缆电缆产业,以长城门业、包装机械、制药机械、瑞特电气为骨干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台南制衣、正林纺织、永发纺织为骨干的服装加工产业,3个产业已成为川汇区追赶跨越的支柱产业。
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服务企业,深入企业,向企业问计问需,征求服务线索,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为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该区对入驻项目建立“一个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个工作班子”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实行“帮征地、帮办证、帮招工、帮培训”的“四个帮”措施。对需转报上级审批核准和备案的项目,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衔接,实行市区联动,开展“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从项目开工建设到投产经营全程跟踪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办理各种证件162个,在征地、拆迁、劳务纠纷、周边环境、市场秩序、争取项目等方面累计为企业办实事达120起。对年初确定的30家市、区重点服务企业梳理问题42个,非重点企业梳理问题86个,解决率达到60%。
针对行业发展不均衡、工作效率较低、平台建设较差、企业整体实力较弱等现状, 该区积极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完善规模企业运行监测机制、工业项目、中小企业和园区发展月报监测机制,构建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坚持按月进行经济分析制度,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5亿元,计划建设包括综合办公楼、商务办公、会议展览、职工宿舍等在内的生产性配套服务中心,设立职能部门服务窗口; 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化厂房,通过建设4栋、总建筑面积96804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达到资源共享、保障建设项目用地;完善以大庆路北延工程、轻工二路、北六路为主的道路路网,扩大园区面积,为入驻企业提供便利;由市电业局和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架设10千伏双回路专线一条,有效解决园区内企业用电难问题。
该区注重优化工业发展软环境,积极探索服务的深度和精度,进一步优化环境、强化效能、完善服务,全力打造“重企安商”的良好发展氛围。坚持一企一策,及时准确帮助企业解决个性问题; 争取上级支持,强化市区联动,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培育新上企业,开展银企对接,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形成一批保持行业领先的龙头骨干企业; 围绕职能部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开展承诺服务和评比活动; 切实加强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治理,严肃处理破坏发展环境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事件,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立足主导产业,瞄准高新技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该区充分利用2012中国郑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组织长城门业、四方药业、阳光电缆、瑞特电器、祥龙四五等15家企业参会,重点围绕光缆电缆、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依托特色优势产业,主动推介项目,力争新引进3个亿元以上、10个3000万元以上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提高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发挥本地企业作用,鼓励现有企业横向拓展招商、纵向挂靠招商、现身说法招商、广泛推介招商,增强招商引资效果,吸引国内知名企业来川汇区投资,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增加工业经济总量。引进项目坚持内涵至上、环境准入、集约节约用地等原则,围绕机械制造、光缆电缆、纺织服装3大支柱产业,谋划、引进、储备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无污染、支撑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推进产业协作配套,大力引进上下游产品、技术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链招商,扩大现有产业规模,拉长拉宽产业链条,为工业发展积蓄后劲、增添活力。
(李守伟)
图①周口华发清真食品公司项目自2011年10月份入驻川汇区产业集聚区后,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投产达效。项目建成后可安排就业500多人,年创利税3000多万元。图为工人正在为产品加封。樊葩菡 摄
图②位于川汇产业集聚区的河南丰泽园食品有限公司,依托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发展以番茄制品、辣椒制品、胡萝卜制品、紫薯罐头为基础的系列农副食品。樊葩菡 李耀华 摄
图③今年川汇区长城门业双百万、久通电缆、瑞特电气等6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四方药业、阳光电缆、百亨门业、广安科技等新建项目正加紧施工。图为阳光电缆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樊葩菡 栾培良 摄